第181章 老何,这是厂里交给你的重要任务(1 / 2)

娄振华带着吴文斌赶来了轧钢厂,下车后,两人径直去了杨培山的办公室。

走到门口,两人就被秘书拦了下来,这会儿杨副厂长正在接一个重要电话。

“何大清?是有这个人,主任,您忘了他提交的小发明,还有他做的酱鸭脖了?”杨培山笑道。电话那头,毕主任不自觉的“嘶哈”了一声:“你这么一提,我记起是谁了,那个老任还想跟我抢人呢杨培山赶忙说道:“主任,您说是人才就要重视,我们去年下半年就把何师傅提升为了食堂副主任,不知您现在找他有什么事?”

毕主任电话里声音带着激动:“什么事,是大事,这件事通了天,南面联络社的李社长给京城发了电报,说一个叫张云龙的香江商人找到他,表示要给我们暗中捐一批欧美的二手工业设备,这里面涉及钢铁、机械、化工等部门,首批设备已经运到了宏府,我们这边粗略估计,价值已超过上百万米元,这还只是首批,京城这边因为此事,也非常重视。”

“这确实是件大事,不过这又和何大清有什么关系?”杨培山不解道。

“事情就要从那个张云龙说起了,张云龙是齐鲁人,早年还在京城混迹过,据他说,他和何大清是师兄弟,一起学过一点拳脚功夫。他当年不知为何得罪了小日子,差点把命丢了,还是何大清出手救了他,所以这次向我们捐设备的同时,他还希望我们能帮他寻找到师兄,让其南下,与他见一面。这点要求,我们自然要满足。”

“这点小要求,确实不过分,可叫何大清的人那么多,怎么就能确认是我们轧钢厂的?”

“张云龙依稀记得他师兄住在南锣鼓巷。”

“这也太巧合了!”

“小杨,你就别管巧不巧了,这件事你必须了解清楚,如果真是这个何大清,你要劝说他,让他南下,和张云龙好好说说。

现在我们刚和米利坚打完仗,欧美就对我们进行了封锁,既然这个张云龙这么有本事,上面的意思是希望能通过他这条线,尝试弄来我们急需的设备与技术,你懂这件事的重要性吧?”

“我明白!“杨培山立刻站得笔直。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毕主任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杨培山放下话筒,感觉这件事真是太巧合了,都说无巧不成书,看来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想了想,准备让秘书去喊何大清,没想却听秘书说娄董正在门外候着。

“把娄董请进来,另外,你去食堂把何大清也叫过来。”

“是,我这就去。”

秘书出门,娄振华带着吴文斌走了进来。

两边寒暄完,娄振华也把香江商人张云龙的事说了说,随后又让吴文斌介绍了一番情况。

吴文斌道:“我拿到信,前几天回来就去找了何师傅,不过何师傅看完信,当即否认与张云龙认识。”“两人真不认识?”杨培山忙问。

吴文斌摇头:“肯定不是,我注意到了何师傅的神色,他像是有意撒谎。”

杨培山听此,觉得这件事里面很可能另有隐情:“现在正好,我让人去叫何大清过来了,咱们也可以把这件事和他说开。”

说曹操,曹操就到。

何達跟着秘书走进了办公室,见吴文斌向其暗中点头,他急忙垂下眼帘。

杨培山客气道:“老何,你也坐。小林去泡几杯茶,另外过会若是有人来找,你就让他们下午再过来。吩咐完,待何達小心翼翼的坐下,杨培山这才问道:“老何,你是不是认识一个叫张云龙的人?”“不,不认识!”何達神色慌张的摇头。

杨培山见此,心里有数,当即夸赞道:“老何,你知不知道这个张云龙做了件天大的好事,连海子里都知道了。这样的人物,你认识,应该高兴才对!”

娄振华这时也劝道:“老何,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当着杨副厂长的面,你不妨把话说明白。”何達听此,叹了口气,说道:“我确实认识一个叫张云龙的,当年还一起学过点摔跤把式,我们互称师兄师弟,不过我这个师弟功名心太重,小日子走后,我让他留在京城安稳过日子,可他不听,非要独自一人南下。前几天,我也是看到吴小哥带回来的信,才知道他去了香江,现在借了洋人的钱,等于是在给洋人做事。”

“老何,这话不能这么说,做事要讲本心,他可能并不认同我们的做法,但他还是爱这片土地的,在我们眼下最艰难的时刻,他冒着风险给我们运来了一大批设备,这是什么,用老人家的话说,这也是我们的同志,你可不能因为他现在的处境,就认为他背离了初心。”

杨培山说完,又语重心长道:“刚刚毕主任也给我打电话了,特意问起了你的事,现在我们被欧美封锁,很多设备与技术只能依赖老大哥,但老大哥也不是慷慨无私的,一些关键的东西,他们就算是已经落后淘汰了,也不愿给我们,我们只能另想办法。

而你的师弟,既然能有本事弄来这么多好东西,肯定有他自己的途径,所以毕主任跟我交代,要你南下和你师弟好好说说,希望他能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可我只是……”何達还想推辞。

杨培山摆手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