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院子里下班的、放学的都回来,何卫东这小家伙还在那炫耀呢。
这时代,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兵哥哥的服装非常着迷,老人家不是也写了诗,说不爱红装……家里若是有亲戚在部队上能寄回几件旧衣服,收到的人真的是要将其当做宝。在众多这类的服装中,最拉风的无疑要属飞行员夹克,老大哥跟着米利坚学,我们跟着老大哥学。米利坚早期夹克的面料用的是上等羊皮,到五十年代后期就换成了刚面世不久的防水尼龙加内衬的涤纶纤维,其款式流行度,在何達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依然经久不衰。
何雨水放学回来,看着弟弟穿的这身衣服同样羡慕坏了,问清是老爹买的后,她立刻缠上了何達,吵着自己也要。
“你都多大的孩子了,这也要和你弟弟争?”
“我不管,爸,你不能偏心呀!”
“行行行,爸过几天买点布料回来,让你秦姨照着这个样子给你做一套,总行了吧?”
听到还要等些时日,何雨水哪有那耐心,她想了想,立刻改变了主意:“爸,其实不用这么麻烦,你只要答应我一个条件,衣服我就不要了。”
“什么条件?”何達回想着上一次小丫头这么说时,好像是要……
“爸,我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学校里要求组织毕业表演,音乐老师再三跟我说,要你帮着写歌呢!”得,果然不出所料。
“你这是啥学校呀,怎么感觉比演唱团还忙。”何達吐槽道。
上一次帮小丫头写的《数鸭子》,经过小丫头与她同学于海棠的合唱彻底在学校火了,学校里的音乐老师得知是何達写的歌,还专程登门,想与何達交流。
交流个啥,何達五音不全,歌词还是抄的,一交流不得露馅。于是何達搪塞了一番,说自己不愿意出名,这首歌可以免费提供给学校参加儿童歌曲比赛,音乐老师可以帮忙谱曲,但千万不要把作词人留自己的名字,用个“佚名”就行了。
音乐老师见何達如此低调,心里更加佩服,回去精心打磨曲调后,又画蛇添足在作词人名字后面特意加上了括弧:何雨水她爸。这也算是尊重何達的意愿了,不过这首歌等几十年后,新一代年轻人关注到,估计会成网络段子一一何雨水她爸是谁呀,竟然在五十年代就这么牛了。
“爸,你就说答不答应我这个条件吧,你要是不答应,我就……”
“你就什么?”
“我就天天哭给你看!”
说着,何雨水还真装出了泫然欲泣的样子,何達只得投降:“爸答应你还不行吗?”
“耶!”何雨水露出了胜利的微笑,随后向何達拍马屁道,“我的亲亲好老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爸!”
“你这都是跟谁学的!”何達哭笑不得。
见二姐向老爹撒娇,何卫东也依在何達身前,有样学样:“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爸!”何達抱起儿子,教育道:“你这小子,在家听你妈的话,就抵你拍十句马屁了。”
何雨柱看着弟弟的装扮,摸了摸下巴,说道:“爸,这身衣服好像还差点什么。”
秦光友这时插话:“还差个枪套,不然不够威武,小人书里都是这么画的。”秦光友现在已是小丫头的书友。
何達看了看,当即恍然:“等过年回秦家屯,让姥爷做个王八盒子,打小日子的装备就配齐了。”就在何家一家人逗何卫东开心时,易孝武也在央求老爹照着何卫东的衣服给自己来一套。
易中海下班回来,就看到了在院子里带着几个小不点到处转悠的何卫东,他旋即答应儿子的要求,让白荷花去想办法。
“老易,哪有像你这么宠孩子的!前两天让我买零嘴,结果买的麻花,都让这小子送进了招娣和解娣两个小丫头的嘴里,现在又要让我花这个冤枉钱?
“这哪是冤枉钱,买的布料做的衣服,不都穿在了孩子身上吗?”
“可是你这………”
想起白天在厂里自己被刷下来,何大清却选进了去府学习交流的名单,易中海就心里不服:“没什么可是的,咱家在这院子比谁家差都行,但就是不能比何家差,何卫东有的,孝武也必须有!”见老易的倔脾气上来了,白荷花也没辙,只能陪着这对父子瞎胡闹。
吃完晚饭,家里有孩子的妇人,都抱着孩子来到北屋,向秦淮茹打听何卫东这身衣服是在哪儿买的,要花几个钱。这事秦淮茹早就向何達问过,衣服是找老裁缝做的,老裁缝只是带徒弟练练手,哪真有功夫专门给半大不小的孩子做衣服。
秦淮茹研究了一番衣服的针脚,觉得自己在家用缝纫机也能做,于是便对有意想买的人家表示,布料得每家自己出,她可以帮忙做,做好,给点粮食就当报酬了,这算是交换。
其他妇人听此,有些犹豫,反倒是白荷花,第一个站出来和秦淮茹说好了这件事。
老易和老何不对付,和白荷花没关系,白荷花是得了何達的指点才嫁进了四合院,她对何達是感激的,所以也不在乎易中海会怎么想。
有白荷花起头,又有另外两家和秦淮茹说好了做衣服的事。
晚上,何達抱着小儿子何建辉回到倒座房,就看到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