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开始了。
热热闹闹的气氛下,客串主持人的张国利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邀请程胜和还留在京城的电影里几个配角上台。
在8亿5千万的数字冰雕前。
“3、2、1……”
在张国利数着倒计时结束,程胜率先拿起锤子敲碎了冰雕。
顿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着,主持人邀请韩三爷、徐晓中等人上台讲话。
一个流程下来。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
这些大佬上台讲话,基本上都是对着程胜一顿夸奖。
下面的人可谓是羡慕坏了。
如果他们也能被大佬夸一句,那他们在圈内地位恐怕都会提升一截。
程胜,国内和小日子国的票房神话,又是最年轻的金狮奖得主,他确实牛逼。
问题是,他们表面上佩服程胜,内心中却不见得服气。
“今晚是《大唐》剧组的庆功宴,但可惜,剧组几位主演需要飞赴小日子国做宣传,不能向各位道谢,本人就代表剧组向诸位来宾,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了。”
“希望未来能和诸位前辈同仁携手进步,为国内的影视行业增辉。”
最后,程胜说了一段俗套的客套话,结束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宴会,随后各个嘉宾才渐渐散去。
程胜送别了最后一个嘉宾,这才累的跟煤老板们告辞。
今晚煤老板也是特地从西山赶了过来。
毕竟这部电影是他们投资的,他们作为投资方肯定要出场。
留下了下次吃饭的约定,程胜带着一身疲倦回到了新家。
之后的几天,程胜一直忙着个人工作室的事情。
张扬和杨朝两位老师在此期间也帮了他许多忙。
特别是幕后的人员招募,基本上都是两位老师帮忙找来的,而这些人都是中戏毕业的学生以及上一部戏合作过的剧组人员。
没多久,工作室的幕后人员也全部招募齐全。
刘孟也加入了程胜的工作室,签的是导演约。
现在除了经理人之外,相应的岗位人员也全部招齐。
工作室的经理人,程胜也有了目标,只要等时机成熟就能把对方招募到旗下。
忙完了工作室,程胜的剧本也完成了。
“模拟。”程胜说了一声。
手中剧本瞬间消失,然后转眼又出现。
比起之前的剧本,厚了不止一倍。
程胜赶紧翻看。
两个小时下来,程胜深呼了一口气。
拿着剧本的手都抖动个不停。
这剧本实在太完美了。
把当时的历史完美的还原了。
程胜有预感,要是按照剧本拍摄,这部电影铁定就是下一个《大唐》。
《三国之黄巾起义》。
这是程胜写的剧本,也是三国的开始。
程胜没有随大流拍赤壁和官渡之战。
这两个大IP其实已经拍烂了,如果没有什么新的点子,也拍不出什么新意来。
所以,程胜选择的是黄巾起义,这一个IP很少有人碰,毕竟有关黄巾起义的题材可不好拍。
就算有导演想拍,也没有什么好的编剧能写出好的剧本。
程胜却不同,有着模拟面板存在,他根本就不缺好剧本。
《黄巾起义》主演不是曹操、刘备等人,而是以平民的角度去拍摄这一段历史,主角则是张角。
说《三国》正史,那么肯定就离不开张角。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道教便出现于此,张角与其胞弟张宝张梁皆是信奉道教的忠实信徒。
在东汉时期他们三人创立别太平道,以道教祖师流传的“黄老”学说为基本,主张神说,认为天上有神仙、地府有鬼怪,在关注人的一举一动,以人的行为来施与吉祥或降下惩罚,所以要行善事,言善言,祈求鬼神庇佑世代富足平安。
宗教的出现与战争总是息息相关。
人们将某种对现实的不满或是对人力无法扭转的事情而束手无策时,此时宗教就出现,用某种理念约束人们的行为,予之内心的慰藉,如来世的福报或是荫蔽子孙的福果。
而张角的出现恰恰给了这乱世一部分人以安慰,再加上张角以行医作为手段来传播思想,人们对张角的崇敬日益上升,他便自称为“大贤良师”,将道士于吉的《太平经》(有一说法为《太平纲领》)作为主要宣扬思想,将信徒范围逐渐扩大。
模拟面板给的这个剧本,一开始是张角带领张宝和张梁前往瘟疫肆虐灾情严重的冀州开始传教,然后见到了汉末的惨剧,他才开始带着百姓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他从三人开始,短短五年时间徒众上万。
他便趁此创立太平道,四处散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宣言,融合道教的黄色旗帜,辅以《太平经》内所写“众星之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群星再多也不如一颗太阳明亮;众人纷纭不如一个贤良的人说的一句话。)”
之后,自称大贤良师,张宝张梁则称“大医”,即无所不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