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华艺来说,未来华艺为了布局香江影视产业,很多电影都是以香江演员当主演,反而公司的演员被安排当配角,甚至演丑角都有。
这就是所谓的捧臭脚。
刘孟见程胜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疑惑道:“吴白鸽这样说,可能会影响我们之后的试镜。”“呵呵,不用担心,我的《三国之黄巾起义》从来没想过那些大咖会来试镜,更不要邀约香江的艺人,吴白鸽的封杀对我们新电影可没有任何意义。”
程胜试镜的要求可是熟读历史,那些正当红的演员,哪个不着急的捞钱,怎么可能会有空读历史。倒是一些不得志的演员,会借机来尝试下试镜。
而这些演员根本就不会在意吴白鸽的封杀,因为他们本来就在找机会,好让自己一炮而红。其实,程胜对于电影里的角色,是有自己的想法,熟读历史这个要求,只是想剔除一些好似未来的那些流量明星。
他可不想让那些台词都背不清楚,只会念12345678的流量明星演自己的电影。
有了这个要求,那么剩下能过关的艺人,完全就不用担心是浑水摸鱼的了。
毕竞谁会为了浑水摸鱼去熟读历史书啊!
《黄巾起义》演员最主要的是张角和张宝这两个角色,其余的角色,程胜心中早就有了人选。比如曹操、袁绍、董卓、卢植等这些演员,早在十几年前央妈版的《三国演义》已经给了程胜答案。央妈版里的演员,可是被观众最认可的,特别是饰演曹操的鲍国岸,他演的曹操实在太经典了,未来虽然也有许多演员饰演过曹操,但从没有一个能超越他的。
程胜还从另一个记忆里知道一个小新闻,其实央妈版的曹操,一开始不是鲍国岸,而是一个李姓演员。央妈版的《三国》开拍前,姓李的演员耍大牌,签约了又临时跑路,气得导演王福林当场开骂:“曹操都跑路了,还演个啥三国!”
这事儿听着就离谱,一个角色的临时退出,差点把整个剧组拖下水。
可再想想,要不是这闹剧,还能认识那个经典的鲍国岸版曹操吗?
当时鲍国岸事业正低谷,接到试戏通知时心里直打鼓。
他硬着头皮去了,演的是曹操那句狠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他没按剧本死板来,自己加了点笑声,眼神还带点狡黠,想把曹操那股枭雄味儿整出来。
演完他觉得自己没戏,灰溜溜走了,谁知道第二天王福林带着几个导演找上门,说啥?
“你这曹操有血有肉,就你了!”这事儿多戏剧化,一个跑路的“大牌”撂挑子,一个“边缘人”反倒捡了个大便宜,命运这东西,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鲍国岸是真的敬业,上位后,那真是拿出了十二分的劲儿。
他不光是接了个角色,简直是把命搭上了。
为了演好曹操,他把《三国演义》翻烂了,连《三国志》都啃了一遍,就想弄明白这枭雄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拍“望梅止渴”那场戏时,他不满足于剧本干巴巴的台词,自己加了个舔嘴唇的小动作,硬是把曹操那种面对困境还贼从容的劲儿演活了。
观众后来一提这戏,都说:“这曹操,太有味儿了!”
他这股拼劲儿,不光填了李姓演员跑路留下的坑,还直接把曹操变成了荧屏上的活招牌。
程胜对这样的演员是非常敬重的。
可鲍国岸在演完曹操后,就再也演不了别的角色。
这一点是真可惜,这么好的演员,居然走不出角色的怪圈。
不过没关系,程胜要的就是曹操。
虽然他年龄大了,但以现在的化妆术,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一点。
未来吴白鸽选出来的曹操!
实在和曹操没有一点符合的,不仅是剧情充满了槽点,就连演员的选择都失败的。
张峰义的演技那是没的说,老戏骨嘛!
可《赤壁》一出来,观众就对他演的曹操吐槽不已。
不是说他演技不行,而是表演风格和角色塑造太糟糕了。
张峰义的外形和气质偏硬朗、威严,这种形象更符合“英雄式”曹操的设定(如雄才大略、军事才能突出),但曹操的历史形象同时具有“奸诈”特质。
由于张峰义的表演偏向“霸气”而非“奸诈”,导致角色缺乏复杂性。
历史上的曹操兼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等多重身份,性格复杂且多面。
张峰义的演绎侧重展现其英雄气概和军事才能,但对权谋、阴谋等“奸诈”特质的表现不足,使得角色显得单一。
央妈版的鲍国岸《三国演义》、陈建兵《新三国》等演员通过深入研读史料、模仿历史人物细节(如神态、语言),使角色更贴近历史原型。
而张峰义的表演更偏向“英雄化”,与观众预期存在差距。
观众看的都很出戏,这跟他们想象中的曹操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特别好笑的是,张峰义的曹操完全没有一丝远见,因为一个女人就开启一场大战,就好像过家家一样。大概也是吴白鸽把历史电影,当成黑帮片来拍了。
砍人,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