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选角结束(1 / 2)

很早之前,于荣胱就在港圈混了,但演的角色都是反派,形象也差不多被固定。

出道这么多年,拍了80多部电影、40多部电视剧,堪称是“内地硬派小生”第一人。

但就算如此拼命,于荣胱好像很少演主角,更没有像李连届那样成为巨星。

于荣胱第一部电影演的就是一个大反派。

《木棉袈裟》中,他饰演一个头号反派了空大师祁天远。

虽然是个大反派,但他一身干净利索的打戏,加上多年磨练的演技,让他一举成名。

随后就南下香江发展,成为一个武打明星。

在香江发展的数年中,于于荣胱拍摄近50部影片,燃烧青春。

这么多作品,让观众发现于荣胱简直是能文能武,正反派通吃,亦正亦邪全能演。

尤其是那些奸诈狡猾、冷面逼人,又武功高强的反派角色,而且从不用替身。

而他较为经典的一部影片,当属和李连届合作的《给爸爸的信》。

与李连届的对打戏,一度盖过了李连届的风头。

大反派甫光一角,让人至今难忘,堪称“坏蛋”中经典的“大坏蛋”。

之后《冲锋队怒火街头》中饰演的悍匪教授,那神经质的表演,风头甚至又盖过了主角。

让“教授’一角成了最经典的反派大佬。

程胜选他演张宝,也是看中了于荣胱这一点。

历史中张宝不算什么好人。

从性格上看,张宝既有着反抗压迫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向强大的东汉王朝发起挑战,这体现了他不甘于现状、勇于改变命运的一面。

但同时,他也有着农民起义军将领的局限性。

在取得一些小胜利后,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局势的判断出现偏差。

而且,黄巾军内部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组织松散、纪律不严等问题,张宝作为重要将领,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也为黄巾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而且,历史中张宝在作战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残酷性。

杀俘虏。

不错,投降的官兵,张宝都会选择干掉。

张宝可以说是摇摆在正邪之间。

于荣胱也是属于这种气质,跟张宝这个人物非常贴合,这也是程胜选他的原因。

男二号定下来之后,除了男主张角之外,还有一个角色没有确定演员,那就是董卓。

《三国演义》小说及影视作品中,董卓被塑造为身形肥胖、面容凶悍的暴君形象,但历史记载中其外貌并无明确肥胖描述,存在文学加工痕迹。

《三国演义》描述董卓为“肚满肠肥、腹大臃肿”,行动笨拙,死后尸体油脂甚至被用作燃料燃烧数日。

《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未明确记载董卓体型,仅提及他早年“粗猛有谋”的军事才能。东汉王粲《英雄记》最早记载董卓“素肥”,死后脐脂燃灯数日。

这也许就是《三国演义》中董卓被塑造成肥胖的原因。

模拟面板给的剧本中董卓也是肥胖,看来文学作品也不算诽谤董卓。

按照角色的体征,来参加试镜董卓的人,没有一个是特合这个角色。

毕竟娱乐圈肥胖的演员太少了。

因为人太胖,很难在看脸的娱乐圈混出头。

其实有一人非常适合演董卓,那就是香江演员郑泽士,他身上有一股“粗猛有谋’的枭雄气质,跟剧本中董卓非常相似。

程胜不是讨厌香江演员,也不是不想和香江演员合作。

在试镜之前,程胜给郑泽士发去了试镜邀请,但试镜过去五天了,郑泽士还是没有给他答复。就在程胜打算另外找人的时候,郑泽士那边终于回复了。

他答应出演董卓这角色。

第二天,也就是试镜快结束的前一天。

郑泽士从香江来到了内地。

“程导,不好意思,为了在家看三国历史,耽误了几天。”

试镜房间,胖胖的郑泽士一见到程胜,热情的和对方握手道。

“你好,郑老师,你能答应试镜,实在是我的荣幸。”

程胜和对方寒暄了几句,然后开始试镜。

不得不说,郑泽士是做了准备,说三国历史说的头头是道,而且还都是正史内容。

看来人家也没说谎。

然后就是表演。

这个更不用说,郑泽士作为老戏骨,演技把握的是非常好。

“好,郑老师,剧本我们会通过邮箱发给你,签约合同会有人专门送到你落脚的酒店。”

表演完,程胜握住对方的手说道。

“好,好,谢谢程导。”

郑泽士确定下来之后,张角饰演者终于在最后一天确定了下来。

陈导明。

华艺的艺人。

陈导明是国内知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他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多样化的角色塑造能力著称,尤其在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多个经典形象。

他擅长塑造历史人物,如清朝皇帝、民国外交家等,常以儒雅气质与帝王气度结合,形成独特荧幕形象。

张角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