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演员扛票房’这个话题越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从粉丝的狂热追捧到市场的商业考量,演员在票房中的作用似乎越来越重要。
“演员扛票房”相关讨论的兴起,离不开粉丝经济的推动。
影评人谭老师在节目中提到,在娱乐产业高度发达的当下,粉丝群体逐渐成为电影票房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支持自己喜爱的明星,粉丝们不惜“一掷千金”,从首映票房到后期宣传,均展现出极大的投入。粉丝们希望通过数据来证明偶像的号召力,甚至自发制作排行榜来展示明星的市场价值。
然而,粉丝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对明星的追捧有时会显得盲目和不理性。演员票房的高低,往往并非完全由其个人决定。实际上,电影的质量、剧本的优劣、导演的执导水平等众多因素,才是决定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所以票房并不是某一个演员在“扛”,并且“扛不住”的话,砸倒的不仅是粉丝,更是演员本人。所以粉丝过度追捧演员票房的做法,反而会给演员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
随着观众审美的提升,电影市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观众不再仅仅为演员买单,而是更加注重影片本身的质量与内容。
所以电影市场需要更多优质的内容、需要更专业的团队进行合作共创,而非单纯依赖明星的号召力来吸引观众。
但这些吴白鸽看不到,他只想到找顶级明星出演《赤壁》,因为有了这些大咖加入,就算剧本再烂,也是有观众基础,根本不愁票房不高。
某赵也是有局限性,她跟吴白鸽一样,迷恋顶级明星扛票房能力。
“吴导,在我的心目中程胜只是一个小丑,连给你提鞋都不配。”某赵见到吴白鸽的惊人影响力,立马拍着马屁道。
坐在某赵对面的张峰义眼底露出嘲讽之色,但他没有明着去反驳,毕竟他现在是《赤壁》演员。在程胜筹备新电影阶段。
第24届香江电影金像奖在3月27日正式开始。
《大唐王朝一一起源》这部在威尼斯封神的电影,居然没能入围金像奖。
这一点可谓是引起了巨大的舆论。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难道今年的金像奖电影还能比《大唐》这部封神电影还厉害?
面对舆论汹涌的情况下,金像奖评委会也做出了解释,说这部电影不符合金像奖的定位。
所有人闻言都懵了。
不符合金像奖的定位?
什么定位?
大众怎么不知道金像奖还有这个?
老天!
解释的还能再敷衍一点吗?
打压就打压好了,还强行解释了一波,简直是被喂了一嘴巴的狗屎。
人家《大唐》在威尼斯拿下两个影帝,一个最佳新人,还拿到了金狮奖,你说不合金像奖定位?这都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参加金像奖有这么一个要求?
这不就是发生在岳飞身上的莫须有罪名嘛?
内地网友听到此消息,是非常愤慨。
一时之间,网上纷纷嘲笑金像奖评选缺乏公平性,以及地域性的针对。
喷。
网上出现无数喷金像奖的言语。
简直把金像奖喷的一无是处。
甚至有无数人都在说不再关注金像奖了,让香江电影人自己自娱自乐好了。
有关金像奖的消息,程胜也得知了。
他只能说金像奖不作就不会死。
可以说,随着港片的影响力日渐式微,金像奖的含金量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在未来都很少有人关注。地域性的思维,让港片路走窄了。
程胜还记得未来的一届金像奖,在获奖名单公布后,引起了一定的舆论争议。
比如一部分观众对于《九龙城寨之围城》狂揽9个奖项就非常不满。
其中关于最佳影片的结果,争议最大。
倒不是说这部影片不好看,只是口碑明显不如其他四部影片。
《破·地狱》8.4分,《看我今天怎么说》8.5分,《爸爸》7.5分,《今天以后》8.1分,《九龙城寨之围城》7.2分。
豆瓣上的评分差距,可以看出到底是哪一部电影更好。
因此,这届金像奖的角逐,《九龙城寨之围城》是赢了,可赢得太费力,并没有真正重振港片的士气。从细微处可以看出港片落寞不是没有道理,连金像奖都这么搞了,鬼才会去振兴港片。
“香江的那些人太过分了。”
程胜办公室内,刚从无锡影视城回来的刘孟开始打抱不平。
“孟子,我都不生气,你干嘛那么生气?”程胜淡淡说道。
“程导,难道你真不生气?这些家伙明显在打压你。”刘孟见程胜如此淡定,疑惑的说道。“我知道啊!但我不在意,你也不是不知道香江那些人德行,关起门来自己玩,我都懒得理会他们。”程胜不屑道。
《大唐王朝一一起源》他都没拿去参加香江金像奖,他们却把自己电影刷下来,这明显借机打压他。“以后我们公司出品的电影,都不会参加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