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王刚返回了阔别一周的轧钢厂。
两周前,厂里正式推行了这套全新的评分体系。
经过宣传科和技术科的通力合作,通过厂内广播、板报和宣讲小组的轮番宣传,工人们对新体系的规则和意义早已烂熟于心。
那些脑子灵活的工人已经开始针对自己的短板加紧补习,有的钻研技术手册,有的向老师傅请教经验,整个厂区弥漫着一股昂扬向上的冲劲。
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目标直指即将到来的国庆后工级评定,期待能在这次评定中脱颖而出,拿到更高的工级和相应的待遇。
宣传科这边,相比厂里其他部门的忙碌,王刚的工作可以说是格外清闲。
上午帮着于海棠准备广播稿,下午就在办公室里划水摸鱼,翻翻报纸,喝喝茶水,偶尔和同事聊上几句,一天下来感觉上班跟玩一样。
摸鱼的时光也过得很快,当王刚今天第四杯茶水下肚之后,下班的铃声跟着响起了。
王刚收拾好东西,和于海棠并肩走出厂门。
“王哥哥,你自己一个人回家没有问题吧?”
走到了分别的路口,于海棠担心的看着王刚,目光落在王刚打着石膏的右臂上,一副想要把王刚送回家的模样。
王刚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没事,我是胳膊有问题,又不影响走路。”
于海棠抿了抿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淡。
她低低地“嗯”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转身朝另一条路走去,她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多少显得有些单薄。
王刚看着她远去的影子,微微摇了摇头,心中却没多想。
走到北新桥路口,王刚的目光无意间扫到不远处信托商店的大门口,只见寒梅正和张姨有说有笑地往外走。
寒梅今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布衫,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
见此情景,赶忙闪身躲到路边一个报刊亭的后面,借着摊子上花花绿绿的报纸杂志遮挡住自己的身影,等到寒梅走远之后才敢走过路口。
[哎,这啥时候是个头呢?]
王刚现在是不能见陈雪茹,寒梅这边也要躲躲闪闪,更不要说那两本已经没有存稿的连载小说,生活过的极其憋屈。
低头看了看右臂上的石膏,王刚轻轻握了握拳,试探着活动了一下。
咦?原先的疼痛感居然消失了不少!
又尝试了几个不同姿势后,王刚欣喜的发现胳膊确实好了许多。
这样的变化让王刚欣喜不已,再过几天就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骨折的恢复情况,希望能早日拆掉石刚进后院的月亮门,王刚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一于莉。
姑娘正坐在王刚家门口的小凳子上,身旁放着一个网兜,正在有说有笑的和聋老太太聊天。王刚愣了一下,加快脚步走上前,十分惊讶的问道:“莉莉,你怎么过来了?”
和聋老太太告罪一声,于莉站起身来,俏生生的来到王刚身前,眉眼弯弯,轻笑着说道:“我过来看看王哥哥,怎么王哥哥不欢迎我吗?”
“哪有不欢迎一说的。”
王刚摇摇头,掏出钥匙打开房门,邀请于莉进屋。
于莉也不客气,拎着网兜大大方方地走进屋里,随手把网兜放在桌上。
她坐下后,笑盈盈地开口道:“昨天爸爸回去打开了你送给他的东西,差点把他吓一跳。”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嗔怪道:“你给他送那么好的东西干什么,你自己留着用呗。”
王刚昨天给于父送的礼确实不轻,两瓶汾酒加上两条牡丹烟,价值差不多和于父给他的红包等值。他摆摆手,语气随意:“这过节送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在意这么多干什么。”
瞥了一眼于莉拿过来的网兜,王刚无奈笑道:“你看我这里像缺吃食的样子吗?”
于莉给王刚拿来了一兜子鸡蛋,大致看上去有十来个,放在早市上得要花十来块钱才能买到。“嘿嘿,那家里的那些又不是我送的,这些才是,不一样的。”
于莉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好,语气里带着一股子轻松,连带着整个人都显得比平时活泼了几分。“下回给人送东西,就要投其所好。”
王刚站起身来,从橱柜里拿出一个饼干罐子,放在于莉面前道:“昨天看你还挺喜欢喝茶的,这有一罐茉莉花茶,你放在单位喝吧。”
于莉一听,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故意獗起嘴,装出一副不满足的模样:“王哥哥偏心!就给我点茉莉花茶?”
不过她嘴角的那抹笑意却出卖了她的真实心情,明显是在逗趣。
“想要昨天的龙井啊,我这倒是还有一些,但是你拿去单位喝就有点太扎眼了。”
王刚被她这副模样逗乐了,摇摇头道:“让懂行的人看见了,你这一个小小的街道干事居然喝明前茶,说不定就会给你使绊子的。”
于莉一听,立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眼睛眯成月牙一般道:“嘻嘻,王哥哥这么认真干什么,就算你给我了那什么明前龙井,我也不敢拿去单位喝啊!”
她这话半真半假,语气里带着几分俏皮,配合着她那干练的齐耳短发和今天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