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最怕遇到单边行情,比如开盘即顶点的碳酸锂。
一旦方向做错,沉没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沉没成本越高,越难以切割,到头来只剩下爆仓一条路。
100%的马丁人都死于爆仓,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且,马丁策略一般不设止损,因为这个策略本身就是靠高胜率来稳定收益率的,如果频繁触发止损,那就根本不可能赚到钱。
马丁策略在股市比较好用,只要不加杠杆,只要选的标的不爆雷,基本都能盈利。
最稳妥的办法是马丁股指基金,虽然综合收益不高,但胜在稳定。
可对于期货、期权、外汇这种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来说,马丁的风险就很夸张了。
天盛私募第一次在现货白银上建仓是在11月初,建仓均价为25.10美元/盎司,之后逢高就沽,一路加到上周五,成本价降至26.20美元/盎司。
相较建仓初期,天盛的浮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目前他们在外盘上一共持有6千手白银空单,浮亏1.2亿;内盘沪银持仓5万4千手空单,建仓均价5800,浮盈1.3亿。
外盘建仓比内盘早,所以成本比较高。
两两抵消,天盛在白银上的空单几乎没赚什么钱。
而且,随着价格继续上涨,他们的盈利会快速减少,甚至变成亏损。
“叶董,股东们都在抱怨您一意孤行,他们认为您不应该在现货白银上马丁加空,内盘的空单也应该早一点离场。”
“呵呵,他们很懂吗?”
叶庆军冷笑道,“他们懂让他们上啊,自己做单还不用给我管理费。”
他最烦这种外行指导内行了。
“可是,现阶段白银依然没有走跌的态势,股东担心咱们在白银上踩坑。”
“不用跟我说这些,现在斩仓这一个多亿就白送给多头了,如果要止损,我干嘛等到现在?”
叶庆军态度很强硬,他向来如此。
应该说,大多数天才操盘手都是这样,自信、自负、刚愎自用,不太能听得进去其他人的建议。
顾问谭俊飞暗暗叹了口气。
“今晚恐怖数据即将出炉,如果白银盘面走高,我们还要继续马丁吗?”
“当然!”
叶庆军眼神坚定,“冲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
得亏天盛有钱,要是换个小私募,估计早就扛爆仓了。
马丁适合大资金用,而且进场点不能太差。
……
华夏进入夜晚,美利坚却迎来周一的清晨。
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匆匆赶往办公地点,在这里工作的白领收入高得吓人,更遑论那些公司合伙人和机构高管了。
在这场美元鹰鸽之争中,华尔街出现了两大派。
一派是以高盛、花旗和美银为首的鹰派投行,他们认为美元已经来到或接近底部,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价值则被严重高估,应当予以做空;
另一派则是以摩根士丹利(大摩)、摩根大通(小摩)为代表的鸽派投行。
大摩连续两周发布两份调研报告,一篇关于美元,一篇关于贵金属。
大摩认为,美元下跌趋势未发生明显改变,随着接下来2轮QE和1万4千亿美元的国债拍卖,美元恐将继续下行。
而对应的贵金属则仍有上涨空间。
大摩预测,至明年2月,黄金有至少5%的上涨空间,白银有10%。
这两篇研报可谓和高盛发布的2011第一季度投资指引针锋相对。
并且从双方披露的公开数据来看,这些投行也确实说什么做什么。
大摩从10月初开始建仓做多黄金、白银,高盛进场时间较晚,大约是11月初押注做空贵金属,成本和叶庆军的天盛私募接近。
这两家巨无霸是目前白银市场当之无愧的主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白银投资者的关注。
美东时间7点,大摩一马当先发布第三篇唱多黄金和白银的研报:
“……我司分析师认为,黄金基本面未出现明显过热现象,因市场忧虑美元持续下行,美债收益率创年内新高,贵金属仍然是避险热土……”
“……10月金属加工厂开工率明显高于预期,白银需求旺盛,伦敦现货交易市场库存连续三周下跌,经我司调查,现货白银库存或将于明年2月前耗尽,新一轮抢购潮恐将出现……”
“……我司维持黄金评级:买入;提高白银评级:超配。”
这份报告犹如重磅炸弹,整个市场一片哗然。
“临近恐怖数据发布推出这样一份报告,大摩是铁了心做贵金属多头吗?”
“好狠,就不怕等下被打脸?”
“正是,一旦零售销售好于预期,白银铁定跳水!”
“来来啦,买多买空,下注下注!”
“多头无敌,争取一波拉爆空头!”
“高盛真是个SB,上涨趋势你让人做空,这不妥妥找死吗?”
“你才是傻逼,喜欢给外国佬接盘?”
国内各大金融论坛,雪球、微博、贴吧吵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