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才有人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团座要给咱们发饷了,那告示上写的就是咱们的军饷标准!”
“啊?还有军饷标准?不是一人一块吗?”
“一人一块那是杂牌军的标准,咱们可是中央军,是嫡系、是精锐,怎么可能就一人一块啊,你当还是你以前待的那个杂牌部队呢!”
“那就按照中央军的标准发呗,每人七块。”
“中央军发的那是国币,咱们团座发的那可是银元,国币兑银元是什么价你不知道?怎么可能按中央军的标准发!”
“所以团座就重新制定了军饷标准?”
“对,听说发的是半开,标准还不低嘞!”
“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
“你没看到林副参谋长站在那里,林副参谋长之前已经讲过一次这个事情了,不过我来的迟,没全听到。”
在众人的熙熙攘攘当中,林译看了一眼父亲留给自己的手表,时间是7点55,于是便举起铁皮喇叭,开始最后一遍的宣讲:
“弟兄们!弟兄们!都安静一点,我是林副参谋长,大家都听我说。”
现场立刻由嘈杂变为安静,只剩下了林译的声音在回荡:
“咱们团成立已经快半个月了,团座知道大家过的都不容易,所以筹集了一笔资金给大家发饷,让大家心里好有个慰藉,也能寄给家里补贴一下家用。”
“咱们团座是什么样的人,弟兄们都清楚,他是绝对不会忍心看着弟兄们受苦的,所以团座给大家发军饷,发的是银元!”
“不是国币啊,是半开!!!”
这句话,林译说的有些破音,听讲的士兵们也是激动的掌声雷动。
“国币的价值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是知道的,一个月的军饷还不够买一碗面条的,而且军委会制定的军饷标准也不合适宜了,所以团座制定了一个全新的标准,只用于我们部队内部的军饷发放。”
“我旁边的这个告示上写的就是咱们团的军饷标准。”
“因为发放军饷这个事情以后就由我主管的后勤处负责,所以,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咱们团的军饷标准!”
“按照咱们团座的规定,咱们团的军饷分为薪饷、津贴、补贴和抚恤四个部分。”
“薪饷,就是大家的军饷,大家也可以称为月饷,非战时为公历每个月的1号发放,战时则进行累积,等到战事结束后一并发放。”
“并且,这些军饷都是足额发给大家的,不会扣除菜金、服装费这些杂七杂八的扣费项,说是13个半开,那发到大家手里的就是13个半开!”
“今天是公历西元1941年11月1日,也就是说,等会儿大家就能领到这个月的军饷了,会由团座亲自发放给大家。”
说着,林译走到了告示的前面,用手指着最上面的字,说道:“按照团座制定的标准,最低一级的二等兵每个月可以拿到13个半开的薪饷,士兵每升一级增加3个半开,到上等兵的时候每个月就可以拿到19个半开的薪饷。”
王凌把基准薪饷又给提高了一个半开,使得二等兵的月饷达到了13个半开的水平,也就是大洋6块5,比国难薪的标准只低半块。
即便是按照战前的法币币值来计算,这个标准也不差了,除了二等兵稍微低了那么一点之外,一等兵和上等兵的薪饷已经全面超过国难薪了,都比标准高5角。
“好!”认真听讲的战士们顿时轰然叫好,伴随着的是热烈的掌声。
王凌制定的这个标准,可谓是直接点进他们的心里了。
不管是在哪支部队,数量最多的永远都是士兵,其次是士官,最后才是军官,一支编制合理、健康的部队,士兵的数量最少也要占到75%的份额。
所以,高级军官的待遇只会让人羡慕,只有士兵的军饷标准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因为现场基本上都是士兵和士官。
士兵军饷有三级,分别是二等兵、一等兵和上等兵,最低13个半开、最高19个半开的薪饷,实打实的发到士兵们的手里的话,足以让士兵们在禅达这个地方租一间过得去的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了。
前面就已经说过王凌为什么要制定这么高的军饷标准了,有系统傍身的他已经不在乎钱不钱的了,把钱分下去,让基层的士兵、士官和低级军官们享受到实际的福利,他们才会团结在他的身边,尊重他、拥护他。
现场的这一阵阵的欢呼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等现场稍稍安静下来之后,林译继续说道:“士官一级,起步的标准是24个半开每月,每升一级加5个半开,到上士是34个半开每个月。”
这个标准就全面超过国难薪的标准了,差一点点就达到了正常薪饷的程度了,而且发的是银元,币值坚挺,购买力更高。
“尉官一级的起步标准是42个半开每月,准尉算是尉官的起点,每升一级加8个半开,最高一级的上尉是66个半开。”
“校官的起点是80个半开,少校80、中校90、上校100。”
凭心而论,军官的这个标准肯定是低于国难薪标准的,但是考虑到国难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