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少打着清剿盗匪和黄巾余孽的名义外出进行实战演练,兵锋所指,群小慑服。
再者,汝南袁氏及一众姻亲、门生故吏的族诛或灭门,这些被杀得人头滚滚,就连洛河都被染红了数日的家族多是出自中原诸州。
凉、并二州,经过两场大捷,民心渐附。
虽说百姓不在乎他们头顶上的天姓刘还是姓张亦或是姓袁,当朝廷有能力保护百姓的时候,当朝廷开始转变试图让百姓吃饱饭的时候,民心自然而然就归附了。
况且朝廷在并州设立四营兵,并州的食盐、铜铁等金属资源,主要位于并州北部的边郡,西河郡、朔方郡的盐泽,太原郡晋阳县和大陵县的铁矿,五原郡的铜矿,所得数目将会在朝廷核实清查后,优先供给并州四营的军费。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谁敢染指军费,那边军将士义愤填膺,怒杀贪官污吏和阳奉阴违的豪强,就怨不得任何人了。
朕为了大汉的安宁,也就只能苦一苦惨死的贪官污吏和豪强,对这些杀人的边军将士罚酒三杯以作惩戒了。
幽州亦然,尔要试试他安北将军曹孟德的剑是否锋利吗?
冀州在刘辩黄巾之乱时亲征,杀了一批世家豪门后,也算是老实了不少,而且崔烈这位司空也不是吃干饭的。
刘辩为什么要提拔崔烈为司空,就冲着他愿意给天子当狗吗?
愿意给天子当狗的,绝不只是他一个,刘辩看重的就是这个老东西的道貌岸然。
外人眼里的崔烈,就是清直贤能,为天下人赞颂的河北名士!
崔烈本人,就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士族领袖!
也因此,崔烈对于河北世家豪门的底细摸得很透,甚至他提供的情报和消息,帮助绣衣使者在世家豪门府中安插了不知多少绣衣直指。
再者有董卓这位左将军持节进驻冀州征讨黑山贼,剿匪的军队随时都能调转兵锋,成为剿灭抗旨不尊的叛贼的平叛大军。
唯西南益州与东南扬州,于朝廷而言掌控最为薄弱。
扬州倚仗前番疫疾的爆发之时,朝廷的所作所为挽回了原先逐渐失去的民心,但由于有着山越的存在,许多盐铁资源都依旧被山越勾结当地豪族霸占着。
益州南部这堆烂摊子,大汉近七、八十年来就没有解决过,即便是益州中部和北部,也有巴郡板楯蛮等诸多蛮夷袭扰,豪强林立,现任益州刺史赵昂能稳住这一摊子乱局已经算是能力出众了。
尤其是益州南部,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丰富,还有诸多产盐量极高且质量极佳的盐井,被蜀郡卓氏等豪强掌控。
最为猖獗的当属益州郡豪强什邡雍氏,这一支是当年什邡侯雍齿的后人。
雍齿的曾孙雍桓,在孝武皇帝元鼎五年(前112年)的酎金夺爵事件中,被剥夺侯位,但他的家族却依旧在这里扎根生存至今,以至于几乎成为了益州南部数郡的领头家族。
什邡雍氏联合牂牁朱氏、建宁孟氏等汉人豪强,又勾结越嶲夷、南中夷等西南夷,屡次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更是将诸多矿产据为己有。
数十年来就连朝廷派去的郡守县令们,都要听从他们的号令,否则第二日便会成为他们的刀下鬼。
西南多蛮夷,南中夷、越嶲夷等蛮夷作乱杀死郡守、县令,他们这些汉人豪强奋起反抗,杀死数十名蛮夷,还是有功之臣呢,朝廷又有什么理由追究他们的责任呢?
他们甚至还多次打着为党人平反的名目反派朝廷,杀害朝廷派来的南部诸郡郡守和益州刺史!
这种乱象,朝廷也不是没有试图治理过。
然而益州南部不同于益州中部和北部地区,南部多山林,有瘴气,兵士进入益州南部往往会因瘴气便病倒十之六七,没病倒的也没有剩下多少战斗力,又不熟悉地理,不善山林厮杀,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清剿,反而屡屡被击破。
如果想要顺利征伐益州南部地区,准备草药要钱,训练山地作战军队要钱,长期驻扎所需后勤辎重也要钱,熟识地理又要数年。
即便是朝廷一咬牙掏出一笔钱,准备令军队常驻,但凉州羌乱、南匈奴、乌桓、鲜卑在并州和幽州作乱,又使得朝廷不得不重新将军队召回,根本无法长期驻扎。
朝廷没钱,局势又乱,最终无法对益州南部进行资源倾斜来解决问题,只能承认了益州南部汉人豪强与西南夷的既得利益,要求南部诸郡的郡守采取怀柔政策。
但如今不同了,大汉今年有钱了!
国库如今有87亿钱,哪怕年末发放官员俸禄和年终奖,也还能剩下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