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也明白、这事儿交给贾赦来办更容易一些。
依贾暄的意思,那些作恶多端的族人全都要重刑伺候、然后开除宗籍,扔到庄子上种田赎罪去。游手好闲的全扔到京营中刮练。
把族人开除宗籍、而且一下子要开这么多,族中反对声肯定不小、毕竞都是同族血脉,谁和谁都有些交情的,要做起来不容易。
反正赦老爹年轻时候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如今又是大权在握,族人畏他远胜过自己。让他办正合适。
芷清苑,水榭书阁。
黛玉领着小惜春坐在廊下、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根鱼竿垂钓呢,迎春则是抱着一本棋谱、皱眉思索着。宫里给黛玉赐下的两个女官平日很少出现在芷清苑内,二人一般只在黛玉前往荣庆堂时陪同守护,另早间教授黛玉一个时辰的宫廷礼仪、插花煮茗、针工刺绣、古玩珍品品鉴等,之后便任由黛玉自行活动了。自太医院老院正给黛玉看过、换了药之后,黛玉的身体日渐好了起来,身体好了、精神头也就足了。“三哥哥快来看、这是惜春钓的鱼儿,今晚惜春要请三哥哥吃鱼。”贾暄刚走近,小惜春便发现了他、兴奋的朝招手喊了起来。
小惜春换上了崭新的衣裙和贾暄新置办的金钗步摇,简直跟年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一样。
“是吗,让三哥看看你钓到多少了,够不够三哥吃的。”贾暄笑着走了过去,但见惜春面前的水桶里面装了有四条半斤左右的鲫鱼。
黛玉面前的水桶里面却是空空如也。
见贾暄似笑非笑的样子,黛玉懊恼的将鱼竿放在支架上。
“林姐姐,你别生气、待会儿我的鱼儿也分你一条,你我、三哥哥二姐姐,我们四个恰好一人一条。”小惜春十分大气的说道。
“好、好,那就谢谢我们的小惜春了。”林黛玉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
林妹妹今天心情很好,因为扬州城的回信到了。
许是听从了贾璋的意思、在信中说了很多知心话吧,父亲的回信也很长、满满的都是父亲对女儿的爱,这却是完全颠覆了她对父亲的刻板印象。
或许,正如暄哥哥说的那样,真诚才是必杀技吧。
小惜春正拿手去打林妹妹作怪的手,忽然又惊叫起来:“呀,林姐姐你快看,鱼,大鱼!”“还想骗我,小惜春你是越来越鬼精…呀”
黛玉原本还不信,只用余光瞄了一眼,只见自己的鱼竿已经被拉出了一个巨大的弧度。
“我去,真是大鱼…”贾暄迅速将鱼竿抓住。
“是我钓到的。”林妹妹做了半天空军,哪里愿意放弃起鱼的过程,忙拿过鱼竿扯了起来,溜了一会儿功夫、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鱼就被她拉了出来。
迎春也放下棋谱好奇的凑了上来:“真好大的鱼,这不是三弟你放进去的那条鱼王吧?”
“我的鱼王啊!”
贾璋哀叹一声,这条鱼正是自己专门放在荷花池中当鱼王养的,结果被林妹妹第一杆就拉上来了。这找谁说理去。
垂钓狩猎的收获无疑是最让人开心的,尤其是第一次钓鱼的林妹妹,俏脸兴奋的都有点发红了:“今天我请大家吃鱼王!”
“好耶,吃三哥哥的鱼王。”小惜春高兴的拍手,复又看向贾暄:“三哥哥,你不会要哭吧。”贾璋:这小豆丁,越来越调皮了。
“一条鱼而已,你三哥哥是那么小气的人吗?”贾暄笑道:
“你们要喜欢钓鱼,以后去荟芳园那边钓,那儿的水更深、鱼更大,十几二十斤的都有。”“那我们明天去?”黛玉抓住惜春的小手,二人都处在新手兴奋期,相视一笑、便定下了明天荟芳园钓鱼。
贾暄见二人开心,心中亦是高兴,转身对晴雯道:“晴雯,把这几条鱼送到厨房,小的炖鲫鱼汤,大的烤了来。”
林妹妹:“烤鱼少放辣椒。”
晚饭时许是因吃的是自己钓的鱼,林妹妹的胃口好了不少、一口气吃了两小碗碧粳米。
饭后,二人来到书房,林妹妹取出了林如海给贾暄的信、还有一大摞书籍。
书是林如海读书科举时留下的文章制义、还有读书注解。
这让贾暄很是受宠若惊,自己还没给姑父写信呢,对方倒是先书信给自己了、还把自己的文章和读书笔记都送来了。
“姑父还给我写信了?”贾暄接过信,拆开仔细看了起来。
信中,林如海先是感谢了贾暄对林黛玉的照顾,然后又说了甄家那边的情况。
林如海和甄家的确没多少往来、不过好在甄家虽势大、却只专注制造局和海贸这一块,从不插手盐政,和江南盐商也没什么瓜连。
林如海俨然已经将贾璋当成了自家子侄,说了一些盐政方面的事儿,隐晦的提点了一下朝堂近况,让贾暄务必小心处事儿,同时让贾暄在做好武勋的同时也要多读书。
“姑父对我的期望还挺高的。”贾暄郑重的将书信收好,笑看着林黛玉:“多谢林妹妹美言。”“我信中可没提你。”林黛玉有些小傲娇的扬了扬眉毛。
“行,是姑父未卜先知、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优秀的侄儿总行了吧。”贾暄一笑,拿出信纸展开,酝酿了一会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