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布劳德大街85号,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曼哈顿林立的高楼之间,给这条充满金融气息的街道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恩斯特站在这栋看似普通的大楼门口,微微仰头,目光扫过建筑外立面那简洁到近乎单调的线条。浅灰色的花岗岩墙面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门口上方那块不大的金属铭牌上,刻着一行极不显眼的小字。
高盛集团。
作为美利坚五大投行之一的高盛,其总部竟然如此朴素。
整栋大楼没有任何醒目的标志,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更没有那些常见于大公司总部的巨大logo,与很多人想象中那些财大气粗的金融巨头总部形象相去甚远。
如果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人,恐怕在曼哈顿纵横交错的街道里绕上半天,也未必能找到这个隐藏在众多摩天大楼中的金融帝国心脏。
“还真是简约到了极致,谁能想到美利坚五大投行之一的高盛,总部会如此出人意料呢?”恩斯特轻声感叹。
“但不可否认,它闻名全球。”一个温和而有力的声音从侧方传来,带着几分能够清晰辨析的骄傲。恩斯特转过头,看到罗伯特·鲁宾正快步向他走来。
这位高盛的高级合伙人穿着一身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笑容温和却难掩眼底的自信。
“高盛已经不需要通过外在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就和现在的谷歌一样”。
恩斯特顺着他的话点点头,他知道罗伯特·鲁宾说的是谷歌正在建造的总部园区。
作为谷歌的股东之一,尽管他无法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但对于这家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动向,高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毕竟涉及到巨额资金的流向,他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谷歌的新总部设计图纸他之前见过,那风格与高盛总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图纸上的规划颠覆了人们对巨头公司总部的传统想象,没有高耸入云大楼,没有炫目的造型装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布局规整的低层建筑群。
一栋栋正方形的房子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园区内,最高的也没有超过四层。
从空中俯瞰,整个园区呈现出整齐的格子状,更像是一个设计严谨的平房居民区,而非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的互联网巨头总部。
除了门口那块标志性的谷歌logo,不知情的人绝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在互联网行业迅速崛起、被誉为美利坚超级新贵的谷歌总部所在地。
恩斯特第一次看到图纸时就问过谢尔盖·布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
谢尔盖·布林给出了几点理由和考量。
首先,大多数美国人并不喜欢高楼大厦带来的压抑感,低层建筑能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和放松,有利于员工的创造力发挥。
其次,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土地成本真的太便宜。
谢尔盖·布林和山景城市议院谈成的土地价格低得惊人,本来美利坚的土地价值就不能和寸土寸金的亚洲城市相比,这次的价格更是如同白菜价一般,几乎是半送半卖给了谷歌。
明明是商业用地的属性,却享受着低于工业用地的价格。
如此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片廉价土地,谢尔盖·布林打算在三年内让谷歌的总部面积再扩张一倍,也算是抓住机会,蓐一次官府的羊毛。
“走吧,大家都在等你。”罗伯特·鲁宾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恩斯特点点头,跟着他缓步走进大楼。
这次他再次来到纽约,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办。
一是成立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他布局金融领域的重要一步。然后就是关于谷歌的二次融资事宜。走进高盛大楼内部,一股浓郁的金融气息扑面而来。
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倒映出往来行人的身影,随处可见的都是穿着笔挺西装革履的人,无论男女,都打扮得一丝不苟。
深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衫、系得整整齐齐的领带,仿佛是这里的统一制服。
这就是华尔街,一个以严谨著称的地方,同时也带着几分守旧的气息,更表示没人能打破他们制定的规则。。
别说是职员了,就是来这里谈论业务的客户,都会自觉遵守这条规则,毕竟谁会为此得罪一家实力雄厚的投行呢?
可恩斯特就是打破了这条规则,穿着一件浅灰色的休闲夹克,里面是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下身搭配着一条卡其色的休闲裤和一双舒适的运动鞋。
这样一身休闲装出现在高盛总部,显得格外扎眼。
导致不少人第一时间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想要知道这个穿着随意的年轻人是谁,竟然敢如此放肆。不过,当他们看清恩斯特的面孔后,眼中的惊讶渐渐变成了了然,随后又化为一种默认的接受,因为对方有这个资本。
只要恩斯特能够给高盛带来巨大的利益,只要恩斯特还是财神爷,谁也不会在这件事上斤斤计较。上一轮谷歌的融资合作后,这才多少时间,高盛在其中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利益面前,所谓的规则也可以适当变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