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漫威(1 / 2)

《ToyBiz公司意欲收购破产保护的漫威,美利坚漫画巨头能否重现辉煌》

恩斯特的目光落在漫威二字上,心中翻涌出一丝的波澜。

漫威呀,这家以QS小杂志起家,曾在美利坚漫画界叱咤风云的巨头,如今正深陷破产保护的泥潭。这可是恩斯特势在必得,势必要将其纳入麾下的企业。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还没动手,竞争者居然出现了。

掏出手机,恩斯特想了想给马西姆拨了过去。

“有什么事?”

两人昨天才通完电话,马西姆语气里都略带着意外,没有想到恩斯特会如此之快的联系他。“帮我个忙,调查一下漫威”。

在纽约,恩斯特的人脉太拉夸。

其实最合适的人选是华尔街,但恩斯特不想节外生枝。

因为他太清楚那些人的行事风格了,一旦让他们知道自己看上了漫威,保不齐会插上一手,到时候事情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那家破产保护的漫画公司?等我消息吧。”马西姆没有多问,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挂断电话,恩斯特暂时将收购漫威的事情抛到脑后,开始享受眼前的早餐。

马西姆的办事效率很快,一顿早餐刚吃到一半,恩斯特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他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

“请问是恩斯特先生吗?我们这边整理好了漫威的资料,想通过传真发给您,请问您那里有传真机吗?”

恩斯特将手机递给身旁的穆勒,吩咐道“你去对接一下”。

随后,他起身回到了卧室。

此时,主卧的大床上已经空无一人,浴室里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若是在平时,吃饱喝足的恩斯特定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共浴的行列,但此刻,他的心思都在漫威的上边。浴室内,刚关掉淋浴的莫妮卡·贝鲁奇被突然打开的浴室门吓了一跳,一对硕大的馒头蹦哒出夸张的幅度“别紧张,我就是想告诉你,我先离开了”。

莫妮卡·贝鲁奇机械式的点了点头,当门再次关闭的时候明显松了一口气。

当穿戴整齐的恩斯特坐上自己的专车时,穆勒已经把刚才接收到的资料整齐的放在了座位上。资料非常的详细,恩斯特没有想到漫威的发展历史还真是曲折呀。

漫威的成立说白了就是抄袭了DC,看到DC超人漫画的大火,一口气狂销了九十多万册。这惊人的销量让不少人眼红,其中就包括当时还在制作成人杂志的漫威创始人古德温。

古德温看到DC凭借超人漫画赚得盆满钵满,心中也动了心思。他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商机,不能白白错过。

于是,漫威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一期漫画,主角是海王纳摩和初代霹雳火。

漫画发表后,市场反响不错,第一个月就卖了八万册。

漫威创始人古德温一看这个赛道不错呀,必须乘胜追击,有钱不赚怎么行呢?

不过真正让漫威漫画大火的,能和DC并列甚至超过DC的,还是美国队长。

1941年,漫威推出了美国队长这一形象。当时二战的战火正熊熊燃烧,美利坚虽然尚未参战,但国内反法西斯的情绪早已高涨到了极点。

漫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情绪,在漫画封面上,美国队长的拳头直接狠狠地砸在了小胡子的脸上。这极具冲击力的画面,瞬间点燃了民众的热情,漫威也因此彻底爆发,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漫画公司之一。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战争期间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漫威,在战争结束后就被迅速打入了冷宫,读者不想通过漫画,陷入悲痛的回忆之中。

尤其是五十年代,美利坚青少年犯罪率节节攀升,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维克汉通过调查认为,正是漫画里面美化了暴利和犯罪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舆论的浪潮,家长的恐慌,最后就上升到了行业的限制。

整个漫画行业的发行量也从每月的1650万册锐减到了每月460册,漫威也命悬一线。可就在这个时候,DC推出了正义联盟,一举打爆了市场。

古德温表示,我双眼放光呀,不蹭白不蹭呀,于是赶紧让斯坦李跟进。

不过才华洋溢的斯坦李并没有简单的山寨,而是创造性的将超级英雄塑造的更加平民化,他们有爱有恨有超能力,也会因失业而犯愁,因失恋而沮丧。

在漫画行业粗制滥造的年代,斯坦李改革后的漫威再次爆火,也正式奠定了和DC的两强格局。不过好日子没有过太久,六十年代后电视开始普及,漫画产业迅速衰落,漫威主权的曲折就此拉开序幕。

1968年,卡登斯集团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马丁·古德曼手中收购了漫威,漫威创始人马丁·古德曼退休,斯坦·李不再担任主编辑一职,接任成为漫威的发行人和董事长。

1986年,漫威成功上市并被卖给新世界娱乐,卡登斯集团套现离场。

不过新世界娱乐也没有救活漫威,在1989年时,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露华浓的董事长罗纳德·佩雷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