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有钱人和金融行业都一样,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你越是主动示好、百般拉拢,他们越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姿态。
所以说上杆子的不是买卖,贱,才是他们的本质。
银行是你没钱囊中羞涩、急需资金周转时,即便你磨破嘴皮、抵押所有,银行也会用各种严苛的条款将你拒之门外,生怕你无力偿还。
可当你资金充裕、根本无需借贷时,银行的客户经理就会像闻到屎的苍蝇,天天围着你转,恨不得跪下来舔你的脚趾。
这也是金融信贷部门,为什么会有潜在的容貌要求,想舔脚趾也是有门槛的。
有钱人的投资逻辑亦是如此,当你敞开大门时,他们大多冷眼旁观,觉得机会随处可见,不必急于一时可一旦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些曾经对你不屑一顾的富豪们,便会一改往日的冷漠,宁愿支付比当初高出数倍的价格,也要挤破头的往里钻,仿佛晚一步就会错失改变命运的机遇。
“我们第一期私募的收费标准是多少?”会议室内,恩斯特坐在椅子上,手肘轻轻支在扶手上,目光看着对面的简·弗雷泽问道。
“认购费1%,赎回费3%,管理费是1%加15%的业绩提成,封闭期为五年。”
恩斯特微微点头,心中对这些费率有了大致的判断。
认购费1%,属于行业内的常规水平,如今在美利坚的私募基金市场,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收取这个比例的认购费。
即投资者投入100万美元,就需要一次性汇入101万美元,其中1万美元便是认购费。赎回费3%,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在欧美这种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私募基金的赎回费基本都在2%到5%之间波动,基本上是个中型规模的私募,赎回费都超过了3%。
那些知名的私募公司,赎回费就没有低于4%的,都在4%和5%之间,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这个名叫财富一号的私募,赎回费已经算是中等偏下了。
而1%的固定管理费,和15%的业绩提成,也都远低于行业内的平均水准。
私募基金之所以能成为公募基金追求的目标,核心原因就在于它足够赚钱。
公募基金面向的是普罗大众,几乎没有投资门槛,有些甚至一元就能起投,其收益相对稳定但也较为有限,主要追求的是相对收益,也就是与市场基准相比的超额收益。
而私募基金则完全不同,它面向的都是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不仅投资门槛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而且投资者人数也有严格限制。
在收益方面,私募基金的费用构成繁多,除了固定的管理费,业绩提成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即便如此,依然抵挡不住富豪们的投资热情,因为与公募基金相比,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往往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公募基金就像银行的储蓄产品,风险小,收益也少的可怜。
而私募基金则更像是风云变幻的期货市场,高收益的背后伴随着高风险。
可富人都是贪婪的,越有钱越是如此。
市场上普遍的私募基金,管理费率基本在1.5%左右,业绩提成则在20%上下。
如此看来,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的这支财富一号私募基金,费率确实定得非常低。
恩斯特心里很清楚简·弗雷泽为什么会这样定价,毕竟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是一家全新的企业,在金融行业还没有任何业绩和口碑可言。
前期采用这种薄利多销的策略,也是为了积累资本,想办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响名头。不过她错估了一件事,那就是富人的心态。
他们不会在乎你是否是新的金融公司,不在乎费率的高低,更在乎的是你能给他带来多少汇报,有多少相信空间。
恩斯特就是想要利用这一点,小小的收割一波富人和银行的韭菜。
“我打算再发行一只私募,规模定在20亿美元,认购费1%,赎回费5%,管理费2%加25%的业绩提成。”恩斯特话音刚落,便注意到对方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简·弗雷泽愣了一下,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她盯着恩斯特,眼神中充满了不解,甚至觉得恩斯特是不是在开玩笑。
“你确定?你要知道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完全是一个没有任何业绩证明的新企业,之前的那支私募能够成功发起,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你过去在商业领域创造的辉煌战绩”。
“可现在”简·弗雷泽小心的看了恩斯特一眼,还是道出来自己的内心想法“因为《泰坦尼克号》票房不及预期的缘故,不少投资者已经对你产生了迟疑,之前那支财富一号私募没有出现赎回的情况就已经很不错了,你居然还要发行一支规模高达20亿美元的私募,而且各项费用还大幅度提升”。
放心恩斯特的脸上并无异常,简·弗雷泽好像突然放开了“别说是这种达到华尔街顶格费率的私募基金条件了,就算是按照之前的低费率来发行,能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都很难说”。
恩斯特并不在乎简·弗雷泽揭他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