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模式呢?”
“要知道,任何改变都伴随着风险,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营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尤其是那些只看重眼前利益的华尔街代表们,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公司的短期业绩和股价波动,改变广告模式这种可能会影响短期收益的举动,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支持的。”
吉米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站出来附和“吉米说得太对了!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啊。谷歌在技术研发上一直投入巨大,他们的关键词匹配技术已经领先我们太多,而且 AdWords已经形成了自己完善的生态系统”。
“我们现在想要模仿谷歌,几乎就是从零开始,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团队组建和市场推广。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必然会大幅度降低公司的营收,一旦营收下滑,股价出现闪崩,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位高管补充道“如果我们现在跟风改变广告模式,就会被打上模仿者的标签。互联网行业最忌讳的就是缺乏创新,一旦我们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还会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他们一定会趁机抨击我们,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对我们公司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就在支持维持现状的声音占据上风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虽然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现在的广告方式确实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困扰,这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把它当做行业常态,不以为然。可现在不一样了,谷歌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常态,他们用一种更优质的广告模式赢得了用户和广告主的认可。我们现在不改变,谁能保证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会效仿谷歌呢?”
“一旦其他竞争对手率先做出改变,推出类似AdWords的广告系统,那么我们的用户必然会面临大量的流失,到时候广告收入自然也会大幅下滑”。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用户需求,至少要采取一些措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用户,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这番话让原本支持维持现状的人都开始动摇了,吉米却再次开口“想要提升用户满意度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效仿谷歌,把广告放在搜索页的右侧,这样既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广告对用户的干扰,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会议室里依旧是纷纷扰扰,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这个方案过于保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有人觉得这个方案比较稳妥,能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尝试改变。
而作为雅虎创始人的杨致远,依旧保持着以往的风格,面对这样激烈的争吵,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优柔寡断的性格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他在座位上坐了很久,听着双方的争论,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最终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那就先按照吉米的办法来,先整改看看效果吧。”
雅虎在面对谷歌AdWords广告模式时,做出了一个犹豫的决定。
而在同一时间,远在微软总部的比尔·盖茨,表现却与杨致远截然不同,他展现出了远超杨致远的魄力和决断力。
本来网景公司能够和微软默契的想到了一起,决定各自切断与谷歌搜索引擎的合作,不再使用谷歌搜索,让比尔·盖茨欣喜若狂。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给谷歌的搜索引擎业务来了一记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可能直接断送谷歌在搜索领域的发展前途。
他甚至已经开始畅想,在谷歌陷入困境后,恩斯特会亲自打来求饶电话,而他则会像一个高傲的上帝一样,俯视着眼前这个丧家之犬,享受着胜利者的荣耀。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谷歌竞然早有准备,根本没有因为微软和网景的联手打压而陷入慌乱。谷歌浏览器的突然推出,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谷歌的未雨绸缪,甚至有人怀疑这是谷歌精心策划的一场布局。
毕竟一款浏览器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仅几天时间谷歌就能够完成浏览器的开发并推向市场,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所以谷歌浏览器一定是事先就已经开发完成,就等着IE和网景在浏览器大战中两败俱伤、一方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谷歌再趁机推出浏览器,接过对抗的大旗,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谷歌浏览器发布的当天,比尔·盖茨就站在自己的办公室对着山景城的方向破口大骂,骂恩斯特是个无耻小人。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谷歌不仅在浏览器领域早有布局,还推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就连他都不得不对谷歌的广告模式惊叹,完全打破了传统广告模式的束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们必须要跟进,从谷歌的情况可以看出,传统的广告模式以后一定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谷歌的页面设计更加干净整洁,用户体验更好,这才是用户真正喜欢的设计风格”。“如果我们不及时做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