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后面的人一听:“我来三册。”
售书助理:“三册既是一套。”
“那我也来一套。”
“我来一套。”
章旷做的纸墨,成本远比这个低,但并没有卖那么便宜。
因为这一行还是新行业,市场还处于朦胧状态,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定价。
现在《少年包青天》火,就这么定价,也很吃香。
等这批人把钱花的差不多了,再降价对次一级别的穷一点的书生受娱乐费也不迟。
再说了,如果是在脚店听说书还好,在正店听说书,一次就要花几百文,也不便宜,虽然听书体验比看书好。
但该省省该花花不是?
更何况大家听完书,不点一桌?那不是露怯露穷?
为什么达官贵人们建立的正店,还要跟章旷谈说书先生非要引入说书先生?
就是因为能来来人流量。
当然,也有非不愿意合作的。
李瑞懿听完属下的报告,冷笑:“什么狗屁说书人,有什么用。”
属下低头:“可是……今天有说书人的正店,从天黑前一个时辰开始就满了,一个半时辰,正好翻一台,赚了不知道多少,而我们天黑前半个时辰才开始有人进来,到月上枝头,还没坐满……”李瑞懿愣了一下却没法反驳说这些人不是去听书的。
最终冷声:“一时新鲜罢了,能有几天如此?”
第二天?第二天凤溪正楼旗下四家正楼人更少了!
而其他正店,直接翻台还满台。
下午说书先生说书时,还卖一茬茶!
赚的不知道有多美!
与此同时,大量的文人书生也在购买《少年包青天》。
很多人一开始只是纯嫉妒,听说有人评价一些官员,所以去看热闹。
后面才知道书是真好听真好看啊!
而有些人,本来就是去看书的,听完《青天榜》,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么离谱的官,书上的尸位素餐,具象化了。
而百姓,一边爆骂青天榜上的人,一边传颂包拯这个青天大老爷。
与此同时,咱大宋真有个包拯的消息,如风一样往外传。
听书的人如滚雪球一样变多。
看书的人更多。
书,卖断货了!
“我订一套!”
“我全订一套!”
“我也全订一套!”
其实,是有货的。
只是,饥饿营销。
大宋的文人们娱乐方面的需求被饿了不知道多久了,眼看吃上饱饭了,又饿上了,急得不行。至于他们以前面对这个问题的方法……誉抄。
没用。
誉抄二十几万字?想得出来?!
章旷一边看着毕昇带着印刷团队继续印刷,一边嘿嘿笑:“现在只是订书,下卷让他们自动订阅。”一旁的周敦实:“老师,大家都对推理,很感兴趣。”
章旷想了一下:“过两天开一堂课,但这两天开不了。”
五月朔大朝会要来了,得再等两天。
“对了,跟田桑蚕他们跟其他正店渠道说一声,说书时培养长期听众,席位可以卖月票。”不知道能写多少,如果可以,我尽全力再多更两章。如果不能……那请大家谅解一下,等我一手,等我时间宽松开来时。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