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蛰伏待时机(1 / 2)

陈绍在节堂内信口雌黄。

外面的西军将领,全都紧张地等待着。

谁都不知道,这个嘴上没毛的少年,究竟在跟宣帅童贯说什么。

大家都是百战宿将,局势看得分明,如今可谓是一片大好。

他们生怕童贯和这个年轻人,把大好局面给葬送了。

因为和陈绍相熟,李岩被众人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询问。

李岩自己也是一个头两个大,陈绍这小兄弟,自己纯属是看在刘光烈的面子上照顾一下。

平日里看着他挺靠谱的,没想到胆子还挺大...

他如今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等陈绍出来,自己亲自问问他。

节堂内,气氛则更加窒息。

童贯一句话也不说,甚至不看陈绍,只是低着头沉思。

几个亲信你一言我一语,向陈绍发问,似乎在确定他话的真实性。

陈绍强行打起精神,张嘴就来,利用他来自后世的记忆,半真半假地说着一些女真的事。

说着说着,陈绍反而进入了状态,逐渐放松下来。

就跟前世和朋友吹牛侃大山一样,大学时候他们男生宿舍熄了灯,也经常谈论这些事。

一个个高谈阔论,野史、真史信口拈来,指点江山。

陈绍现在就进入了这个状态,侃侃而谈:

什么女真人崇拜野猪,喜欢海东青,为辽人捉鹰遭遇的苦难...

辽人如何迫害他们,辽国使者在女真部落里,当着所有人的面侮辱女真族长的妻女。

听着听着,童贯终于在心底确定了,他觉得陈绍没有说谎。

首先,陈绍的来历清晰可查,他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

其次他所说的很多事,很多见识,都是极其细节的,不是在辽东女真部落中待过,是根本说不出来的。

站在童贯的角度上来看,他的判断没有问题。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年轻人的灵魂,来自千年以后。

童贯将手举起来,轻轻一摆,几个审问的亲信顿时安静下来。

他弹弹袖子笑道:“陈绍是吧?”

“正是!”

陈绍赶紧正色道。

他知道自己算是过关了。

这个机会必须把握住,因为你不知道这会不会是穿越来了之后,仅有的机会。

在这个时候,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空老林泉的数不胜数。

自己只是从未来穿越而来,多了一些现代人的常识,这并不算是多大的优势。

“你是鄜州人,和刘延庆有些亲戚?”

“回恩帅,标下的姑姑,乃是刘相公府上的妾室。”

他的回答很干脆,没有遮掩,完全地实话实说。

这让童贯很满意。

“你可愿意来胜捷军?”

“若是能在恩帅帐下效力,绍必肝脑涂地,生当结草,死当陨首!”

陈绍低着头,心里有些忐忑,他有点害怕童贯收他当干儿子。

童贯是个太监,虽然很是标新立异,完美地符合‘自古公公好威名’这个怪圈。

但是他也有其他太监的通病,喜欢收义子。

胜捷军里,有一支童贯绝对的亲信,就是他从西北收的一群父母双亡的少年孤儿,组成的亲卫。

这些人对童贯忠心耿耿,全都是童贯的义子。

一旦童贯提出来收义子的事,自己是不能拒绝的,否则老东西肯定就有了芥蒂。

可是他童贯今后是一定会倒台的。

他在后来伐辽、抗金的战争中,可谓是丢人现眼,祸国殃民。

那童贯义子的身份,就会是一个污点。

好在童贯没有这个意思,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就没有下文了。

其实陈绍完全是多虑了,他根本不符合童贯收义子的条件。

虽然陈绍也是孤儿。

但童贯的义子,必须是完全无依无靠的少年,没有任何的势力能拉拢的才行。

这样才能保证绝对的忠诚。

陈绍明显不符合,他和鄜延路主管刘延庆的关系,就已经让他失去了成为童贯义子的可能。

终于,在焦急地等待了一个时辰之后。

陈绍从节堂出来了。

他笑着和李岩点了点头,然后就被童贯的亲卫带着,骑马离开了丁星原堡寨。

童贯他们却没有走,他还有事要做。

----

清远军城。

天色蒙蒙亮,城中渐渐活泛起来。骨碌碌在街上滚过的水车声音,挑担叫卖糕饼的市声,还有早早响起的难民乞讨之声,混杂在一处,隐隐飘进一个宅子里。

陈绍在院子里习武,已经练了一段时间,浑身都是汗水,冷风吹过让他精神一振。

周围是他的四个亲兵。

自从在丁星原,他拜入童贯门下,成为胜捷军的一员之后,就被带到了这里。

然后就被童贯给晾起来了。

事实上,童贯他们都在城外的大帐内,陈绍来了之后,还没有见过他。

也没有见过童贯的心腹,只有几个胜捷军的兵卒,每日来送些吃的。

就更别提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