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买人(1 / 2)

鄜延路,一小队骑兵正疾驰而过,他们的马匹十分高大。

当先骑士捧着一面青色牙旗,正是宣帅童贯衙署的旗号。

这些骑兵都是带着洒花交脚璞头,锦袍犀带,胜捷军上上下下,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身高强健汉子。

尤其是童贯的亲卫,非但得能打,还得是孤儿,没有根基的少年。

然后他再从这些人里,寻找有手段、有能力的,下放去招兵买马,慢慢组建自己的私兵。

胜捷军上下,只知有童贯,不知有皇帝,更别提西北这些将门了,完全不放在他们眼里。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如今在横山前线的一个统制。

看着这几个胜捷军风一般的卷过,正当路上的延庆军士卒纷纷躲避,忍不住在背后一个个低声咒骂:“这些鸟人,忘了俺们西军根本,倒给没卵子的人当狗去,且看你们如何收场!”

这次童贯强令陕西五路兵马出击,给皇帝新年贺喜。

其他军头都不听,偏偏熙和军的刘法听了,于是死在了前线。

如此大的败绩,人人都以为童贯肯定要倒霉了,所以西军各路人马上上下下,都在等着看他们胜捷军的笑话。

胜捷军几名骑士,簇拥着一个三十不到的英武青年,他也是锦袍玉带,戴着一顶洒花头巾,满脸风尘仆仆之色。

他正是童贯心腹中心腹,曾经的亲卫头子杨可世。

他和陈绍的任务不同,他要做的更多,主要是和几个军头谈判,将此次的事彻底压住。

死了这么多人,必须要安抚一下。

来到大刘相公府上,杨可世下马,迈步进去。

刘延庆是鄜延路兵马实际掌控者,算是西北资历比较老的一个军头,但是他手下兵马的战斗力一直饱受诟病。

近年来,也是跟童贯走的很近,让西军上下都有些怨言,觉得老刘相公糊涂,不跟着老种经略和小种经略同进同退,反而跟着童贯,是乱了西军的根本。

老种小种相公,以及他们的得力手下如姚平仲等人,对于童贯分化西军,拉拢刘延庆试图以取代老种相公,成立胜捷军挖走西军精锐敢战之士,已经是深恶痛绝。西军将门百年基业,早已盘根错节,岂能让人轻易下手!

所以童贯根本没有去拉拢他们,而是专心拉拢刘延庆这类军头。

至于死硬西军,就靠梁师成给压力了,你们就是闹翻了天,也是半句话传不到官家耳朵里。

老刘相公刘延庆的府上,分内外宅共五进,最外面类似于军营。

大堂明间是一个玄关,正中有白虎屏风隔挡。杨可世绕过屏风,就进了正堂。

正堂之上,一个身着锦缎长衫,戴着乌纱璞头,腰系玉带的高大汉子正在堂上负手走来走去。

这汉子五十多岁年纪,面皮白皙长须髯,看起来不像是个军门将主,倒像是个士大夫。

见到杨可世进来,刘延庆赶紧问道:“宣帅回来了么?”

“宣帅已经在路上。”

刘延庆心中抱怨,这童贯惹了天大的祸事,把西北大好局面捅破了,竟然还能在汴京过完上元节再走。

他的心是真大!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如今人心惶惶,前线溃兵无数,前几年修建的堡寨壁垒,大多被夏贼夺走。若是宣帅再不回来主持大局,局势危矣!”

杨可世耐着性子,跟他讲起了宣帅在汴京的作为,还有隐相梁师成的承诺。

刘延庆听罢,心中仿佛涌起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

他也算是老将门出身了,打了这种败仗,还能瞒天过海的,大宋成立百年听都没听过。

刘延庆的心中,再一次感受到了童贯这些人的能量。

“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

刘延庆笑了笑,心中也有些苦涩,自己这些西北将士的性命,在汴京那些大人物的眼中,实在不叫个事。

杨可世刚从大堂出来,就见一人站在门口。

“那是?”

“是刘府的三公子。”

杨可世点了点头,迈步上前,刘光烈赶紧拦住,笑道:“久闻杨兄大名,今日到府上,一定要赏脸,共饮一杯。”

杨可世手下的胜捷军,都有些发蒙。

刘光烈笑道:“绍哥儿是我娘舅家的表弟。”

众人恍然大悟,彼此也都亲近了起来。杨可世这些人,和陈绍的关系极好,尤其是在汴梁这段时间,陈绍为人慷慨,性子四海,舍得花钱,而且做事仔细。

杨可世没少在童贯面前暗戳戳帮他说话,不然童贯也不会格外重用提拔他。

鄜州最好的酒楼内,杨可世喝的脸红扑扑的,然后就见刘光烈拍了拍手,手下堂而皇之拿出一盘金饼。

“这是何意?”

明晃晃的金光,让人拔不动眼球。

但是杨可世还是很理智的,重金之下,必有所求。他的位置很关键,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

刘光烈笑道:“我也是受人之托,绍哥儿在横山一带,想要个咱们鄜延路营中的军汉,这些钱算是给他在胜捷军买个名额。”

杨可世一听,顿时放心下来,而且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