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反客为主(2 / 2)

他目光如电,洞穿人群:

“今日此火,便是贼人胆裂,欲盖弥彰!是向朝廷、向圣上、向全城百姓的猖狂挑衅!本督身为浙直总督,守土有责,安靖地方、剿灭倭寇及其魑魅魍魉,乃职责所在!”

说着,杨宜环视一周,声音转为凛然:

“今受杜御史所托,封锁现场,一则为保护残存证物,查明纵火真凶;二则为防止逆贼趁乱潜逃、或再次行凶!”

“所以,”杨宜的声音陡然严厉,对着人群和维持秩序的士兵下令:

“本督严令!封锁线内,只准总督标营及杜御史所部人员出入!擅闯者,视同通倭乱党,格杀勿论!应天府衙役,协同弹压外围,安抚百姓!各坊人等,即刻归家,紧闭门户,严防奸细流窜!此乃军令!”

他最后侧目,看向杜延霖,微微颔首,姿态郑重:

“杜秉宪,如此处置,可还妥当?”

杜延霖迎着杨宜的目光,掠过那些在“通倭”二字下彻底失声、唯余战栗敬畏的百姓面庞,缓缓点头,清晰有力的声音传开:

“制台处置得当。为保铁证,为查真凶,封锁现场,势在必行!有劳制台了。”

封锁线上的士兵挺直了腰杆,刀枪并举,再无一丝犹豫。

百姓们噤若寒蝉,纷纷后退,看向杜延霖和燃烧的户部衙门的眼神,只剩下深深的敬畏。

那质疑的声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窃窃私语中关于“通倭”、“内奸”、“杜御史查惊天大案”的惊悚传闻。

“一派胡言!”

一片窃窃私语声中忽然传来一道不速之音:

“杨宜!你以为你一番花言巧语哄骗住百姓,就能在南京城内擅动兵戈、封锁街巷吗?!没有南京守备厅的公文,擅调大军封锁街衢重地,形同谋反——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