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民怨如沸(1 / 2)

徐渭目光灼灼,逼视着汉子,也扫过周围渐渐聚拢、面露惊疑的邻里:

“忍?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忍到婆娘饿死?忍到孩子病死?还是忍到你们自己像条野狗一样悄无声息地烂在这泥地里?!”

“杜大人把刀子递到了你们手里!你们连握紧刀柄的力气都丢干净了?!这世道!活该被人当垫脚泥踩!”

这番话,如同一连串惊天动地的重炮,狠狠轰在刘大柱崩塌的心防上!

他浑身剧烈地颤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深埋的不甘、愤怒、被剥夺一切的屈辱像熔岩般汹涌冲顶!隐在暗处的杜延霖知道时机已到。

他不再犹豫,脱掉外罩青衫,露出内里青色獬豸补服,整了整衣襟,大步从阴影中走出,朗声道:“说得好!”

杜延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徐渭闻声转头,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

杜延霖眼中是审视与探究,徐渭眼中则是了然与激赏。

杜延霖走到汉子面前,目光如炬:

“本官便是巡盐御史,杜延霖!”

人群瞬间哗然!惊呼如同被惊散的鸦群!

钦差大人竟然亲自到了这腌攒之地?!

汉子更是脑袋里嗡的一声,仿佛世界颠倒旋转。

但他身体的本能快过意识,“扑通”双膝重重砸进污水烂泥里,浑身筛糠般狂抖:

“草……草民刘大柱……叩……叩见钦差大老爷……”

杜延霖伸手去扶:

“起来说话,不用跪。”

说着,他目光转向徐渭,带着探究:

“先生一席话,振聋发聩!杜某感佩。敢问先生尊讳?”

徐渭洒然一笑,眼中了然精光一闪,拱手:

“山阴徐渭,表字文长。杜大人铁肩道义,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文长不才,愿附大人尾骥,涤浊扬清!”

“徐文长?!”杜延霖眼中精光爆射!

徐渭!

这可是个奇人,一辈子考了八回乡试都没中举,却能和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胡宗宪的头号军师!

杜延霖虽未见过徐渭,但其狂捐之名、惊世之才早已如雷贯耳!

他瞬间明白了徐渭出现在此的深意一一胡宗宪决心已下,东南大局,有臂可助!

“原来是文长先生!久仰大名!”杜延霖郑重回礼,心中稍定。

若得徐渭这等智谋超绝之士相助,破局就大有希望。

杜延霖立刻压下心绪,如刀锋般看向刘大柱及惊惧的乡邻,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铁律威严,在嘈杂中劈开一道寂静:

“方才尔等所言,本官已尽知!总督标营军士!假查倭寇之名!行劫掠之实!残民以逞!致人伤残!此等禽兽之行,罪证昭彰!玷污军威!天理国法难容!”

他冷冽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字字如铁钉砸落:

“本官即刻下令!锁拿涉案兵痞!今日午时三刻!扬州府衙门前!本官要当着全扬州城父老的面,开审此案!人犯押至堂前!事主证人与其对质!是非曲直!公之于众!本官要让这扬州城的百姓都看看,“许民陈告’,是庙堂高语,还是市井实言!看看这朗朗乾坤之下,王法!究竞在谁手中!”

他猛地盯住泥水中刚刚爬起、面色惨白如纸、呼吸急促的刘大柱,目光如烈焰,直指其心:“刘大柱!你可敢!当着这天下的面!当着王总督亲兵的面!亲口将你所受冤屈!一五一十!诉于公堂之上?!当堂对质!”

刘大柱被这最后一句“当堂对质”像烧红的烙铁烫中!

他身子猛地一哆嗦,血性刚往上涌,瞬间又被巨大的恐惧冲得站不稳。

那可是总督标营,王总督的亲兵!当面指证?!他嘴唇哆嗦得像风里的树叶,腿肚子发软,差点又瘫下去。

刘大柱勉强定了定神,可话还是说得颠三倒四:

“大老爷……草民没啥冤……”

“爹!”

刘大柱话音还没落,一个带着稚气却异常响亮、斩钉截铁的声音,猛地把他打断了。

大伙儿循声望去,正是刘大柱的儿子,叫刘小石的半大小子。

他猛地一步从娘身后跨出来,不顾他娘惊恐地拽他衣角,“噗通”一声跪在杜延霖面前,扬起头,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和豁出去的劲儿,抢在他爹退缩前吼了出来:

“回大老爷,草民刘小石敢告!就在正月初八,三个穿红袄子、挎着刀的标营军爷闯到俺家!说查倭寇!领头的那个是个黑大个,左脸上有这么长一道疤!”

他用手在自己脸上比划着:

“凶神恶煞,跟庙里的恶鬼似的!他们一脚踹开门,翻箱倒柜,把俺娘藏在炕席底下的两吊钱,还有半袋子糙米!全抢走了!一个铜板、一粒米都没给俺们留!”

他越说越快,悲愤像开了闸的洪水,小拳头攥得死紧,砸在泥水里:

“他们抢!还打人!俺爹拦了一下说“军爷,给留条活路……’话没说完就挨了一刀把!要不是张叔扑过来挡着,俺爹就……就瘫了!张叔护着俺爹,被那个疤脸一脚踹在肚子上!咔嚓一声!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