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跑得好啊(1 / 2)

张安?

哦对,那是我。

安昕反应过来。

他看着武大矛从震惊,到回神,到不知所措。

“起来吧。”

安昕指了指堂下的座位:“坐下说话。”

武大矛脑子很乱的站起来坐下,望着对方身上鸂鶒补子的青色官服,反而不敢确定对方是不是那个“张安”了。

“本官想来,还欠了武先生50两银子。常山!”

安昕拍了拍手,胡常山端着托盘出来,五个银裸子格外显眼。

这一下,武大矛哪里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安县令”就是自己此前一直以为的江湖浪荡子“张安”!

而在此时把50两银子拿出来,显然对自己心有芥蒂。

他像是一只压弯了的弹簧,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大人,大人!”

武大矛胖脸煞白,连连摇手:“大人实在是,实在是羞煞小人了!”

此情此景。

他一想起自己当初让县尊从角门进武宅,又傲慢的让县尊等待良久。

还有他最后在席面上所说的,暗含威胁的话,更是字字句句都清晰的从脑子里再次浮现。

此时他的心肝儿都发颤。

但他又哪里能想到,那个将女儿带回家的江湖人“张安”,就是现在眼前的伍仁知县呢!

“坐吧。”

安昕见武大矛真的害怕,便也挥了挥手,没继续敲打他,让胡常山将托盘端走。

武大矛这才战战兢兢的坐下,用衣袖擦着脑门上的汗水。

“小人得知大人喜欢练玄修道,托人求购了这本天师道道法,上面注释据说是上代天师张伯君亲手所书。”

武大矛介绍说道。

安昕点了点头,从书匣中取出书卷。

这些时日,他得到了不少古籍,研究过后都未得到真法门,慢慢看淡了不少。

薄薄一本,书卷页面泛黄,有着被翻看过的痕迹,上面《五雷法》三字气韵绵长,倒像是出自名家之手。

翻开以后,里面页面更古拙,内容不像本朝印刷的宋体字,也不像宋朝印刷的楷体字。

而是先秦时期的大篆,安昕看起来非常困难。

这会儿功夫,屋内已经暗了下来,胡常山进来点亮了烛台。

安昕将书放在一边,觉得自己应该雇几个使唤丫鬟了。

武大矛看着安昕并未因为自己淘来的古籍而青眼,为了修复自己之前因对待县尊的怠慢而产生的裂痕,咬了咬牙:“大人,小人听闻了剿匪一事。

匪患数年,小人家里织布作坊出货也只能走水路,即便往山东、吴南运货也要绕路,耽误时间、浪费银钱。

大人剿匪一事,实乃利国利民之事,小人愿意出5000两银子,以助大人一臂之力。”

这下,安昕终于有所动容。

五千两银子,这是剿匪所收到的最高的一笔“赞助”了。

“好!”

武大矛愿意给钱,安昕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武员外果是良善商人,等县里弓兵剿匪成功,此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见安昕对他的态度终于软化下来,武大矛终于卸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聊了一会儿,想到进屋之前衙役李小哥对他的提点,他提出了告辞。

一出县衙大门,他提起衣袍就朝着自家马车跑去,与他胖滚滚的身材极不相称的,灵活的踩着木凳轻轻一跃就上了车,压得车厢差点儿翘头。

“快,回家!”

他现在迫切的想知道,自己女儿武丽君和县令的关系究竟好不好,县令究竟对自家女儿有没有想法,哪怕一点儿都好!

至于和苏家结亲,他们如今都不愿松口。

况且,苏家的地位也要看和谁相比。

去跟安昕这位伍仁县的父母官相比的话,苏家也不算什么了。

一路疾驰,武大矛赶回家里,一进入后宅就发现宅子里鸡飞狗跳,乱糟糟的。

一头雾水的武大矛小跑着朝着主屋走去,正看到丫鬟环儿跪在屋子哭泣。

“这是怎么了?”

他看到夫人黑着脸,正恶狠狠的盯着环儿,当即问道。

“丽君今日去布行盘货,看账,结果趁着在仓库盘货的时候,悄悄跑了。”

武夫人气愤的说道。

“啊?”

武大矛瞪大了眼,皱着眉看着环儿:“说,怎么回事儿!”

见武大矛凶狠的眼神儿,环儿浑身颤抖,哭着说:“是小姐要见那位张公子,强迫我帮忙掩护她跑的,我真的不是······”

“等等!”

武大矛问道:“是张安,张公子?”

“嗯!”

环儿连连点头。

“哈哈哈哈!!”

武大矛忽然一阵大笑:“跑,跑得好啊!”

“啊?”

众人皆惊讶的看着武大矛,以为他是否被武丽君气出了癔症。

这边武丽君,正自光华路一路穿过城隍坊,朝着永安街小跑过去。

街道两旁的商铺已经点亮了灯笼,上面“酒”、“面”、“烧饼”之类的招牌字,比白日里更加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