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全县沸腾(1 / 2)

驼山脚下,崔家村。

日子平淡,一如往昔。

崔家地窖里,一男一女被分别关在里面的两个笼子里。

黑洞洞的没有一点光亮,相隔半米,竟然看不到对方的脸。

“哥哥。”

女孩轻声的叫着。

“兰儿别怕,哥哥在这。”

男人轻声说道。

“过去多久了。”

女孩问。

男人想了想,不确定的说:“两天了吧?兰儿饿吗?”

“嗯。”

女孩应了一声,摸索着地上的碗,端起来闻了闻,馊臭味钻进鼻子。

“外面好像有什么声音?”

女孩正要忍着不适吃一点的时候,听到了外面传来微弱的声音。

继而,声音越来越大,一阵呵斥搏斗声清晰的传了进来。

两人正惊疑不定的时候,忽然头顶的盖板被掀开,光亮照了进来。

“队长!地窖里有两个人!”

很快,盖板上头又多了两个脑袋,看着他们。

“别怕,我们是伍仁县的官差。”

一个人从地窖口下来,捏着他们的笼子,接过上面递下来的一柄铁锤。

“当啷当啷”敲了几下,就将锁头给敲断了。

这时候,兄妹两人的眼睛已经适应了光线,看见了眼前的人穿着衙役的蓝色短打,顿时泪如雨下。

“先出来吧,一会儿跟我们回县衙作登记。”

衙役徐大山说道。

这时候,村子已经被弓兵和衙役完全控制住。村里一百六十多口人全被拘在村中的晾晒场上,在一百多个挎刀衙役的逼视下一动不动的蹲在那里。

“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县尊大人自有评判!都老老实实的跟着回县衙,无罪的自会给你清白!”

打谷场上,快班班头廖国昌大声地说。

廖国昌是安昕亲自提拔起来的。

此人与典史黄守银关系不恰,一直坐着冷板凳。

但安昕仔细对照以往案卷,发现此人曾在很多案子中有过不错的表现。

叫到身边聊过以后,发现此人确实有些能力。

考察过一段时间后,就将他提拔到了快班班头的位子上。

到此,典史黄守银在三班衙役之中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冰点,而安昕对于县衙的掌控力则更上一个台阶。

安昕还穿着一身铠甲,虽然以他的力量承担这五十来斤的扎甲不算什么,但坐卧时候总有些别扭。

“大人,在崔树根家的地窖里发现两人。”

徐大山带着一男一女走过来。

俩人精神头都有些萎靡,女的十四五岁,男的有二十多岁。

“学生房念林携家妹房韫,拜见将军!”

男的朝着安昕作揖拜道。

“这是我们知县大人!”

旁边徐大山说道。

房念林听了一怔,倒是没想到知县大人竟穿着甲胄,观之威风凛凛,杀气凛然。

连忙改口:“学生拜见县尊!”

“听口音,皖北那边的?有功名?”

安昕问道。

房念林一听,脸色羞赧道:“只考取童生。”

安昕点点头,没有再拿“学历”这事儿当话头,朝廖国昌招招手:“把崔树根一家提来过审。”

“是!”

廖国昌朝一捕快招招手,吩咐下去。

“大人!”

二连的一个排长气喘吁吁的小跑过来:“禀报大人,山上土匪一共9人,已经全部拿下。我们还在山上发现被绑的百姓共19人。”

山坳口驿站,右部总只跟着喝了口汤,上山剿杀残余土匪的事,右部总弓兵格外积极。

此时上山不过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拿下。

“上山看看。”

安昕想想说道。

又看向秦十月:“秦大家,在下失陪了。”

秦十月拱拱手道:“今日剿匪着实精彩,我也要回家一趟,五日后在扬州还有一场清谈,安大人剿匪一事,或可拿来当做案例。”

“如此,便多谢秦大家了。”

安昕懂她的意思,这是在士林舆论之中,给他宣传造势。

官声、官声,泥腿子的声音往往是传不到朝堂上去的。

官声好坏,青史名声,也往往是掌握在士民手中。

目送秦十月飞身上马,挥手离去,安昕忍不住心中叹一声:真是一奇女子。

再次上山,经历和感受却已经完全不同。

“老爷!”

胡常山迎了上来跟安昕介绍山上的事。

九个土匪被绑着跪地上,其中一半老弱病残,多是在山上做饭等打杂的。

因此右部总弓兵的脸上,也没什么可以神气的。

除此之外,就是二十来个穿着乱七八糟衣裳的女人了。

也有几个穿着精致一点的,或是匪首的压寨夫人。

“属下已经问过,这些都是周围各村的女人,有的是伍仁县的,也有周围几县的。”

胡常山跟安昕介绍说。

“做个登记,家里有人、愿意回去的就送回去。家里没人、不愿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