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日进斗金 “表弟”来了(1 / 2)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目送这一支500余人的骑兵队伍离去,安昕忍不住叹道:“不愧余家军精锐之名!”

每一个士兵都极为精壮,眼神碰撞的时候,不同于平常人的淡漠杀气几乎溢出眼眶。

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屠。

“这些兵该是余将军的家丁了。”

张良惊叹道:“养这样一支军队,不知每日要有多少银钱消耗。”

“希望余家军能镇压住叛乱的反贼吧。”

安昕甩了一下袖口,牵着马爬上一个土坡。

伍仁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相比穿越前一个县动辄几十上百万的人口,一个十二万人口的县城着实不大。

说小也不小,每天一睁眼,大事小事琐碎事一堆。

安昕以前虽说从基层一路走到市里,但从未做过主政一方的官员,条条上的岗位就是不如块块上的锻炼人。

双眸透过雪做的帘幕,从土坡上望去,从城西流过的洛河浩浩汤汤。

因为枯水季,河面上的船只也少了一些,码头上的工人过剩,不少人已经找不到活干。

这种情况下,更别说想要找活的流民了。

如今,针对这些流民的处理方式,一是招兵,年轻的,有家室的,吸收进弓兵营和驼山,这一部分年轻人最有破坏力,所以尽早吸收。二是织造作坊,已经和织造行会打过招呼,武家布行也会带头吸收。三是等快开春的时候,齐户编民,分流进入各村,包括被土匪屠村的上岭村、小张村等村庄旧址。

往西南方向看,一片由篱笆隔离起来的区域,就是安置流民的区域,目前已经聚集了二百多口流民,他们自行盖了不少简易的茅草屋。

除了简易茅草屋,县衙还在山坡上盖了两行土坯房,这些房子就是卖给那些有些家资的流民了,可以补充县衙的财政收入。

为了防止滋生疫病,县衙请了郎中过来义诊,排起了长长的队。

“驼山建设的如何了?”

安昕问道。

“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基本已经完工了。”

张良回答道。

“是时候将军械局转移到驼山去了。”

军械局如今主要的作用,一是制造燧发枪,二是制作黑火药,三是由葛绒召集了几个技术最好的铁匠,正在按照安昕给的方法,研究土法炼钢。

这些在城南别院并不隐蔽,也不安全。

包括安昕即将打造的私兵,都要转移到驼山进行训练。

别院所在,安昕打算再圈一块地,建设一个肥料厂。改良目前堆肥、绿肥、磷肥、钾肥、氮肥等的同时,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更高效的肥料,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力。

众所周知,肥料工厂和炸药工业是一对“孪生兄弟”,只要肥料厂成功发展起来,高效炸药的制造方法,也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

“回。”

安昕翻身上马,返回县城。

他借着剿匪纳捐得来的钱看似不少,但这流水般的花钱也花不了多久。

“老爷,武姑娘过来了。”

一进入衙门,老张就迎上来说道。

安昕点点头。

“哥哥。”

武丽君见到安昕回来,走上来自然的给安昕解下大氅,一边挂上衣架,一边说道:“那些织造作坊,现在已经反应过来了,知道了武家布行的新式纺织机大幅提高了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打听到武家布行的新式纺纱机和织机是武家织机坊制作后,都像是闻到腥的猫似的凑了上来。”

安昕坐下说道:“这是正常,我们有新式纺织机,可以卷价格,他们根本竞争不过。”

“他们找到了武家,知道是新式纺织机是哥哥你设计的以后,他们才偃旗息鼓。”

武丽君给安昕倒了一杯热茶。

安昕捧起茶杯暖着手:“卖给他们就是。现在市场上只有我们一家有,可以卖的贵一点,二十到三十两银子即可,具体卖多少你自己定个数。”

“一台新式纺织机的成本,在2两银子左右。但卖三十两银子,现在他们也得抢着买!”

武丽君太知道这些纺织作坊对于新型纺纱机需求了。

“那就30两,等到市场上出现仿制品以后再降价。”

安昕一锤定音道。

他又拿出水力纺纱机的图纸,交给武丽君:“这是我在新型纺纱机的基础上,设计的‘水力纺纱机’,只要借助水力就可以不需要手动,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纺纱,效率和成本控制,相比之新式纺纱机又要强了太多。

你拿回去研究一下,如果能制造出来,正好咱们的庄园紧邻洛河,可以试一试水力纺纱机的工作效率。”

武丽君珍重的接过了安昕给她的图纸,看着上面和青天纺纱机一样详尽的零件、数据和组装方式,心中对自家哥哥越发敬佩。

“有了水力纺纱机,即便卖出新式纺纱机,我们织造坊的成本优势也能继续保持了。”

她和武家是合作关系,而她正在洛河庄园所建造的新的织造作坊,才是安昕和她的产业。

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