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身家暴涨(2 / 2)

同时,醉仙楼,三楼包间。

一个面白无须,三十余岁,面色阴柔的男人,正站在张良跟前,手里拿着酒壶,给他斟酒:“张大使的本子真是出彩,我想咱们这一次的戏,肯定又能大卖了。”

“柳班主,赚钱是不太可能了,这一次伍仁县的士绅估计不会有人买戏。”

张良摇了摇头。

戏本写的再精彩,真正有钱买戏的,还得是那些士绅商人。

“赚多赚少罢了,百姓爱看,也能赚钱嘛。咱们有了戏院,这可是个新鲜事物,一天三场,卖票也能赚何况,还有外来的商人呢,咱看那些商人,肯定爱这一出好戏。”

柳班主说道。

张良点了点头:“红药坊这个茶楼,以你柳班主的名义买下来,改造成戏院以后,咱们宣传司也算是有了宣传的阵地。

不过,不能光想着收票赚钱,柳家班每天都要拿出一场用来义演,再抽出一些人来,去月牙湖、城隍庙,以及城外码头坊进行义演。”

“张大使说的,咱都明白。”

柳班主笑眯眯的说道。

说到底,他柳家班已经是县尊的人,想要依靠这棵大树,当然要听话干活才是。

这不,武馆在红药坊的一座三层茶楼,能坐下三百余人,光是造价都得五百两银子,如今却没花一两,只是通过购买契约,左手倒右手的方式,直接落在了他柳班主的脑袋上。

不只是武馆的这些产业。

在关于驼山匪的批复下来以后,第二天就在菜市口开刀问斩。

匪首一只耳,被活生生剥皮萱草,挂在西城门示众。

而苏家的典当行、织造作坊、商铺,如今已经以武家的名义低价购买过去,并落在了武丽君的名下,被改名为“青云典当”和“青云布行”。

如此。

童氏武馆经营六十余年,食其积利之后,安昕的财富快速膨胀。再加上“流民捐饷”,伍仁不少士绅豪商“积极”纳捐,又进账一万七千余两银子。

抄了苏家,变卖其家宅,得了七千两银子。

除去要上缴国库,上下打点,以及县衙分润的银子以后,安昕能落到手里的也足有9万余两,还有之前扣下武馆送来的1万两,便有10万余两。

再加上此前辛苦挣来的银两,安昕上任第四个月,身家已经来到了十四万四千两。

“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