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从秦淮河传到汴河上去(2 / 2)

范仲淹之外,其余的哪个朝臣不是同意此事,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可谁让你富弼赶上了呢。

别人不是也没人知道,知道了也没你这么出名么。

从青楼花船,到了酒楼,又从酒楼到了食肆,从食肆又到了勾栏瓦舍,从勾栏瓦舍又到了大街小巷,一时间居然是人人传唱,成了眼下江宁府,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最为火爆的曲目,就连民间也有人用竹枝词做了童谣:

“富家儿郎胆包天,”

“公田圈作私宅院。”

“粮仓硕鼠肚皮鼓,”

“怎比衙内胃口宽?”

“铁秤砣,量地皮,”

“良田万亩入囊里。”

“官契墨迹尚未干,”

“血泪早浸田埂泥。”

“相公在朝称贤良,”

“纵子江南逞虎狼。”

“清名换得万顷地,”

“剥尽民脂肥肚肠!”

童谣和歌曲传遍了整条秦淮河的南北两岸,顺着这滔滔的江水,沿着大运河,一路传到了汴河去,传到了东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