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时已经有了基础蒸馏和分离设备了的,王小仙也是突发奇想,一时实在是手痒了,见沈括这有石油,便又命人找来了专门分离“蔷薇露”的蒸馏器,想尝试看能不能烧出汽油来。
结果当然是失败的。
所谓的蔷薇露,乃是从唐代开始,就从阿拉伯地区传过来的一种香水,是通过收集玫瑰花的汁水进行反复蒸馏和各种秘方配比所得,价钱极是昂贵,但原理和功能上都已经和现代香水差不多了。事实上王小仙刚刚穿越之初也是想过要制香水的,只不过是恰好发现这玩意唐朝就有了,所以就放弃了而已,却也正因如此他还真研究过这东西。
这破玩意想分离出汽油来当然是痴人说梦。
但却也不能说是完全失败。
王小仙上辈子刷某音,曾在搞笑视频类里刷到过,有个阿拉伯人直接在沙漠里挖个坑,弄个大锅烧,也能把石油分离成类似于轻油和沥青的东西,王小仙用蒸馏器当然也可以。
在他和沈括两个人小心翼翼的试验之下,很快的,这石油就被分成了两坨。
以王小仙有限的见识,认为其中的一坨应该比较接近于沥青,反正是黏糊糊的。
另一坨,这应该是汽油柴油润滑油加石脑油的混合物,反正就是没经分离的混合油。
然后,那个原本用来分离香水的小蒸馏器就被黏糊糊的沥青给堵住了。
好不容易给通开,又烧了两次,却是连细铜管都给烧变形了。
“哈哈哈哈哈,存中兄啊,看来我们是失败了啊。”
王小仙倒是也没什么沮丧之感,他本来就是在烧着玩的,科学实验么,哪那么容易就成功,科技进步从来都是很严肃的事情,哪是他一个相声演员就能推得动的。
最关键的是弄出来这两坨东西之后,王小仙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或者说,这价值好像是不太大。别说他搞出来的那一坨不是汽油,就算真是汽油,那又如何呢?北宋又没有内燃机,要说让王小仙造个内燃机出来,那就太扯犊子了,他上辈子就是一说相声的。
沈括却是看着这两坨东西眼睛放光,这货是个真正的科学家,那是一个科学家在面对新生的,未知的事物时本能的好奇。
“我们试一试这东西有什么用吧,你看,这东西这么粘,它能不能做胶水呢?”沈括好奇地道。王小仙:“自然是能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东西用作防水,润滑,粘粘上问题不大。”沈括见状,随手拿起一个瓷器花瓶,咔嚓一下就给摔了,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沥青将其粘贴起来。“介白兄你看,粘上了,这东西的粘性好大,如果烧一下,粘性会不会更大?既然能够防水,那这东西用于补漏,修桥,乃至是修建城墙,一定是能有大用的吧。”
“应该……会吧,但这玩意的成本很高。”王小仙皱眉道。
总的来说,这点沥青不是没用,而是用处不大,远谈不上是划时代意义,修路就不要想了,成本上根本划不来,修桥倒是可以考虑,这分离手段根本就不成熟。
试验沥青的功夫,另一坨“混合油”的表面,也已经结起一层薄薄的膜。
王小仙这个相声演员都不知道这是啥,沈括却是马上意识到这和制盐一样是结晶了,于是又将其放在陶罐中隔火微微加热,很快的,上边的结晶便越来越厚。
沈括连忙将这些结晶之物收集起来:“这是什么。”
“好像是……会不会是石蜡?”
“蜡?”
“可能比较接近于蜂蜡”
“那很有用啊,我们怎么能试一试呢?”
“有纱布没?试着像做豆腐那样先把里面的水分挤出去看看?”
两个人,一个是超越时代的天才科学家,一个是有着领先一千年见识的穿越者,一时间真可谓是相见恨晚,互相启发之下各种鬼点子咔咔的就来。
很快,二人找来纱布,将石蜡里面的水分直接挤了出去,得到了真正的石蜡碎。
“像做豆腐一样的压住,能不能将他们塑形?”
“应该能吧,这东西应该比豆腐塑形要容易得多,诶?不好,着火了着火了,那石油烧起来了。”“不好,这东西怎么这么容易着?”
却是原来,刚刚一直在小火隔着陶罐在加热取蜡的一坨混合油直接燃烧起来了,二人连忙又手忙脚乱的找了个盖子盖住灭火。
差一点,他们刚刚就把这集贤馆都给烧了。
一通折腾下来,两人也都是狼狈且疲惫,却是也都有了一些惺惺相惜之感,在被看到火光的司马光赶过来,劈头盖脸给两人一顿骂之后,却是在对视一眼之后,相视一笑。
经过实验,两人得到了三样东西,分别是沥青、石蜡、重油。
沥青可以当做一种特效胶水用,具体应用场景还待开发,但肯定是不愁卖的,重油则是回归石油在这个时代猛火油的用途。
但这东西不像石油那么黏,已经可以直接灌在水车里了,北宋的消防水车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将水喷出五丈远了,换言之到了战场上完全可以将这种重油也喷出五丈远去。
五丈远的火油点着了喷火,这玩意不就是二战时候的喷火枪么?这画面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