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小仙挥鞭打龙,宋神宗太庙斥祖(2 / 3)

这也太轻佻了吧?他拿官家这个位置当什么,拿大家这些相公在当什么呢?

而除了两位相公,几位半相,以及司马光,韩维等翰林学士之类的重臣,正在纷纷互相确认这事儿跟他们确实是没关系,真的全是赵顼在自导自演之外。

更靠后一些的中低层官吏,在惊讶之余自然也带着很强的看热闹的心思,不明白官家这是要干嘛。特意让俺们过来陪你祭祖,结果你上来骂祖来了?

正想着,却见王小仙突然从身后的宦官手里接过了一根藤条,在所有官员目瞪口呆的表情下,突然狠狠地抽打在了赵顼的背上。

“啊~!!!!!”

赵顼被抽打之后痛得大叫,那大红色的衮服被抽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离着近些的大臣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缕血痕出现在了赵顼的背上。

真打啊!!

所有人见状都十分明显的被吓着了,以至于一时间谁也没想起来要骂王小仙一顿表达一下大家对官家的忠诚。

“沉疴积弊,皆由祖宗之法而来,所以你要当亡国之君!?”

“不当!!”

这两个字是真的在喊的,因为他疼啊。

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抽过他呢,这细皮嫩肉的一抽就见血,疼得他太阳穴上的青筋都膨胀起来了,看向王小仙的目光也充满了探寻:咱确实是说好了真打,可你有必要这么使劲么?

“啪!”

王小仙也不理这赵顼的神情,狠狠的又是一鞭子抽在他的背上,跟着大喝:

“生灵涂炭,社稷倒悬,数十万百姓正在顺天门外嗷嗷待哺,等待救济,大河以北,三年三震,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遭遇灾情,食无果腹,赵顼你身为天子,能弃大宋的子民于不顾么?”

“不能!!!!”赵顼疼得眼睛都冒金星了。

这怎么这么他娘的疼啊。

“赵顼!辽贼虎视关外,意欲讹诈,夏贼又犯边疆,掠杀宋民,你又要绥靖妥协,取我大宋子民之膏血,量结豺狼外寇之欢心了么?”

“朕,不敢!!谁敢在临战之际再言增加岁币坏朕军心,斩!!!”

三鞭子,抽出后背三道血印,直抽得赵顼青筋鼓胀双拳紧握,咬牙切齿。

这是他这次放了王小仙出来之后,和王小仙深谈过之后,由王小仙提议做的这么个表演。

灵感来自于他前世看过的一个电影,电影名叫啥他都给忘了,就记得里面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赢政,天天让小太监抽他。

于是就跟赵顼提了一下。

又重新拿出了明治天皇的例子劝说,却是还真将这赵顼给劝动了。

这赵顼到底还是年轻,二十岁又刚刚登基的大小伙子,正是锐气正足的时候,被王小仙一激,他自己脑子一热就同意了。

轻佻。

有时候其实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坏词儿。

说到底,上位者最关键的技能其一是用人,其二就是表演,甚至王小仙一直认为,在面对变法改革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表演可能比用人更加重要,因为有时候你表演到位了,你所需要的人才他可能自己就冒出来了,根本不用你去挖掘。

明治天皇不吃晚饭不是表演么?最顶级的政治权力,务虚有时候要比务实重要得多。

怎么去变法,远远没有向天下人表达变法的坚定更重要。

本来,这个活儿应该是说让高太后来干的,不犯毛病,然而一来高太后自己有些不乐意干,她是保守派么,这也怪不得她,北宋自赵匡胤之后一直坚持与将门联姻,联着联着就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高滔滔是高琼的后人,纯纯的将门出身。

再者也是赵顼让的,认为王小仙资历太浅,还这么年轻,他欲托付王小仙做大事,王小仙的威望不够。这么抽他一顿,明天之后是不是就够了?

这二愣子连官家都敢抽,朝中的大臣们谁见了他不肝颤?

赵顼也并不认为这样的表演会有损自己的威望,这不就是卧薪尝胆的变种么,就是太他妈疼了,王小仙这鸟厮居然真这么使劲使劲的抽。

本来,作秀到这儿也就该结束了,按照约定,赵顼就应该站起来,向群臣宣布他的变法之志了。哪知王小仙却是没停,好像打上瘾了。

就在赵顼长长地舒了口气,意欲要站起身来的时候,突然啪得又是一鞭抽在了他的背上,这一下因为准备不足,抽得赵顼没忍住,嗷呜嗷呜,嗷呜嗷呜地叫了出来。

“赵顼,你忘了太宗皇帝高粱河驴车逃遁之耻,真宗皇帝澶渊之耻,仁宗皇帝庆历之耻了么!!”这一下实在突然,乃是王小仙自己夹带的私货,又事先没跟赵顼商量,直让赵顼都懵了起来,但好在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咬牙切齿的,也不知是冲着王小仙还是冲着夏辽,大喊道:

“没忘!朕,须臾不敢忘!”

群臣不禁悚然,毕竟如果前边的那些还能用单纯的表演来解释,这一句,却是已经在掀大礼仪了。一场未必会比濮议之争来得争端要小的大礼仪。

毕竟么,宋太宗驴车逃跑之事不提,至少澶渊之盟和庆历议和,在大宋的政治语境下从来都是当做功绩去谈的啊,这也是大宋的政治正确,那宋真宗在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