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事成(1 / 2)

收到了好处,梁孑也是准备开始办事。

梁子的体形骤扩百倍,背甲如山峦隆起,掀起滔天巨浪。

大如小岛一般的巨鼋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引起大家的惊呼。

“喔~”

“卧槽~”

凌茂更是直接看向了符陆,毕竞他亲眼见识过符陆的大小如意是怎么样的,这比起符陆来说六多了。加上之前所见识到的场景,便可以轻易推测到这位爷明显已经是可以将大小如意运用到他物之上。符陆对此也只能确认自己的之前所想的大小如意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内心更多还是欣喜的,独自摸索和有模板参考完全是两条不一样的路线。

在梁子操控下,数道水绳从海中冲天而起,将锁龙柱完全缠绕,锁龙柱从海边的泥堆中轻而易举地拔出,被梁子拖到甲背之上,沉重的锁龙柱在他的背上恍若无物一般,被其轻易的驮起。

传说中鼋有驮天负地之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符陆不由得对着低头看了看自己,思考着自己是否可以达到这种程度的肉身,又能不能达到这种杰量,维持这种巨大的体型。

但是种族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就比如人类横练宗师的身体强度,或许还赶不上符陆的身体素质,这是先天带来的差异。

蓬莱夜刃的门长徐观就没有这方面的考量了,见梁子如此爽快地便采取了行动,避水珠启动,选择下海带路。

在他以及所有蓬莱夜刃门人的认知中:如果不是通过双流岛上的塔楼隧道,要想接近海底平台,就必须对海底缭乱的暗流十分清晰,才有可能到达锁龙柱所在的地方。

这是在蓬莱夜刃一直流传下来的观念,他们也一直深信不疑的相信着。

但是这一观点很快就被梁子接下来的举动给打脸了。

徐观入海的一瞬间,他立马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片海,过于安静了。

曾经不断翻涌的暗流,此时安静地像是无风的潭水一般,不起任何波澜。

甚至,梁子都不需要徐观带路,就径直地朝着目的地方向游去,熟门熟路的样子,让一直跟在梁子的身后吃着尾流的徐观十分的惊讶。

“鼋爷,你来过?”

“嗯,来过。”

“每年都来看看

“这……”

徐观想说的话卡在了自己的喉咙里边,但是梁子好似没察觉到徐观的心情。

将新的锁龙柱放在了平台的旁边以后,再次回到海岸边上慵懒的休息。

“孙师,锁龙柱更换要一次性更换还是一根一根的来?”

“为了减少异兆的发生,我们得在短时间内,一根一根的来。”

“还得多做准备。”孙真成有些慎重的说道,“先不跟你胡咧咧了,我去准备些东西。”

孙道长真忙啊,比我一个打铁的忙多了。

符陆看着孙真成离去的背影,不由得佩服的想到。

毕竟他只需要将铁打好,而孙真成考虑的东西就多了。

还有七根呐,加班去吧~

符陆拿起陪伴自己许久的锤子,往堆满材料的地方前去。

三七二十一天,在天然科技补品一一灵液和灵植的作用下,符陆熟能生巧地完成剩下的七根锁龙柱的锻造。

横练修为突飞猛进的同时,燕也在不停地使用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而鼋爷梁子在一次一根海灵参的诱惑下,自愿承担了沉重的运输工作,将这几根新的锁龙柱也都送到了海底平台之旁,或许成为本次换柱行动的最大获利者。

万事准备就绪,只待吉时!

符陆难得清闲,与冯宝宝和凌茂一起在海岸边观潮起潮落,即将在海底发生过的一切似乎与他们三人毫无关系。

子夜,阴阳交汇之时。

由双流岛为中心,风浪骤起,八根锁龙柱在海底嗡鸣震颤,柱体裂纹清晰可见。

海面之上漂浮着一木排,简单的绳索将其固定。

木排遇上,孙真成身披北斗七星袍,手持桃木雷击剑,身前一银杏木供桌,桌上以桃木架供奉“三官大帝圣位”,支起的木架悬挂《三官灯仪图》,暗含五行八卦。

铜香炉、铜铃、青瓷碗、墨汁、红烛、朱砂、陶土一应俱全。

上头还供着桃、黍米,还有海盐,以及三杯绿酯酒。

“孙师到底是什么来路啊~”

“崂山这阵仗挺大的。”

“太清宫的。”

凌茂解答了符陆的疑惑,点出了孙真成的来历。

“呃?你之前不是不知道嘛?”

“从方岳那里套话才了解的。”

符陆惊讶的看着凌茂,你小子连小孩都哄?

凌茂神色认真的观看着孙真成接下来的动作,这辈子或许只能见到这么一次了。

凌茂目不转睛的盯着海面,感慨似的说了几句。

“山海自有其律,孙道长这是以景代卦,顺其自然。”

“太清宫出手甚少,清修者众多,江湖上流传的消息也很少。”

“但是,各门各派对其都尊敬有加,如今我也算是知道原因了。”

“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