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宝玉戒大烟记(1 / 2)

贾宝玉此时心中,宛若一团乱麻。

他早就知道,自己吸食的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可是即便先前旨意下来,贾宝玉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他自认为生于公侯世家,就算是一辈子再怎么造作,也总能有人可以托底,且自个儿还有步兵统领衙门的差事,总归是比寻常百姓要好上许多,就算是有人做局,也做不到贾宝玉的头上。

且话又说回来,自打八爷接了禁烟的差事后,可以说,八爷也不是没有本事,更不是大皇子党羽口中,半点没有作为的窝囊皇子。

至………八爷对于寻常百姓,可以说是重拳出击。

一番整治下来,不少瘾君子都哭爹喊娘地去戒烟了,此番不正之风,大大清肃了不少。

但是对于另一部分人,也就是京城中的权臣勋贵人家,八爷的拳头又变成软绵绵的模样,每次说是整肃,但实际上,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要说涉及事儿最大的一次,居然还是上回由董翎捅出来的孙绍祖一案。

这一段时日下来,单就康帝耳目中听到的,有关于勋贵人家还在吸大烟的人,就有不少。

其中……自然也包括贾宝玉本人。

可是如今,新的旨意下来,但凡还在吸大烟之人,一律革职,此番旨意,宛若一盆冷水,泼在了勋贵人家的头上。

大烟再好,能有乌纱帽和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重要吗?

贾宝玉倒是不在乎官职,耐不住王夫人和贾政在乎啊!

为了能把贾宝玉送进步兵统领衙门中,王夫人、贾母和贾政,三人一齐出力,不知道走了多少的关系,欠下了多少的人情,最后又搭进去了多少的银子,贾宝玉这才在有了先前那舞弊案底的情况下,又进入了步兵统领衙门。

可是如今……要是他被赶出来,再被革职……

贾宝玉浑身上下,就是一个哆嗦,面色煞白宛若金纸,紧张到拢在袖袍中的一双手,都在轻轻颤抖。而要说听到这个消息,最恐惧的,不是贾宝玉,更不是贾赦,而是……贾宝玉从花楼中带回来的那个姑娘。

毕竟……真要追根溯源,贾宝玉吸食大烟,还是她带起来的。

宝二爷乃是贾府二房的嫡次子,自然是千尊万贵。

但是这花楼里出来,一顶小轿抬入府中,甚至连姨娘都不是的花楼姑娘,若是被人发现是她带歪了宝二爷,怕是连一尺白绫的体面都不会给,转而活活勒死。

左不过就是夜半时分,丢到乱葬岗,变成一具无名野尸。

花楼里的桑姑娘一着急,手中的帕子便搅啊搅的,看向贾宝玉的时候,眸光一闪,正此时,贾宝玉墓然转过头,两人视线在半空中交汇,仿佛达成了什么共识。

东院的一处厢房。

这段时日,夏金桂月份大了,对于贾宝玉的行踪,也少了几分掌控。

也就是在这期间,贾宝玉时不时就待在厢房里,也亏得府里面忙着誓摸外边欠下五千两银子的来由,倒是无人管束贾宝玉,正好给了这位宝二爷宽裕的时间,去处理……戒烟之事。

明明是夏日里,贾宝玉却裹着被子,躺在床榻上,不住地颤抖,偏偏他满脸潮红,背后、额头、手臂、腋下几乎都是黏腻的汗水,锦被之下,整个人宛若从水里打捞出来一般。

偶尔症状剧烈起来的时候,他的身上更是跟蚂蚁爬似的,又哭又笑。

那位桑姑娘起先是心惊胆战,她在花楼里,只知道客人们吸这玩意儿,吞云吐雾,风雅至极,可是她未曾读过书,不知道这大烟便好比是魏晋时期的五石散。

五石散曾经是养身仙药,但实则却是追求精神刺激的致幻剂,大量服用甚至会导致“形销骨立,神智昏聩”。

但是若是有心人对比,便可知晓,这大烟相比起五石散,还犹有过之。

如今贾宝玉坐立难安之余,就见桑姑娘端了饭食进来,贾宝玉原先只觉得,天底下的女儿家,都该是水做的剔透人物,便是那心肝儿,不似比干,也该是水晶似的玲珑心。

可是如今,或许是因为戒大烟,又或许是因为旁的什么原因,他看向桑姑娘的眼神中,头一次露出了几近厌恶的神情,眼见桑姑娘上前,他暴躁地一挥手,便将碗筷扫落在地,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后,贾宝玉这才缓过气来。

他整个人就像是即将渴死的鱼儿,躺在雕花大床上,不住地大口大口喘息,桑姑娘跪在地上,心中的悔意已经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

本以为这次是攀上了高枝儿,来荣国公府享福了。

可是谁曾想,福气儿倒是没享多少,府内的白眼尝了个遍,如今更是因为旨意下来,还得瞒着这个,瞒着那个,生怕自己什么时候,会命悬一线。

早知道攀上高枝儿后的日子是这般,还不如待在花楼里,至少还能性命无忧,加之吃饱喝足。贾宝玉缓过劲来,看着汤水洒落一地,瓷片儿四散的场景,见状,贾宝玉心头又升起一股无名之火,对着桑姑娘就是一个窝心脚:

“蠢货,连端饭菜都端不仔细。什么时候,我非得求了母亲,将你撵了出去才好!”

桑姑娘愕然,捂着闷痛的胸口,只觉得嗓子眼都是火燎一片,仿佛有一股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