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1 / 2)

第45章起点

段启言在教学楼的走廊尽头找到了楚天青。他站在光影交错的窗边,朝她招了招手。她慢慢地走过来,一句话也没说,他已经猜到了结果。

段启言坦白道:“其实我当年竞赛也失败了,我连铜奖都没拿,什么都没有,最后还是靠高考进的北大。说实话,你现在的月考成绩,比我当年强太多了。楚天青跟在段启言身后,目光落在地砖上:“老师,我好像……不是害怕考试失败,而是害怕,一旦失败了,就会失去一切。没有人会再重视我、信任我……别人看我的时候,不会再关注我这个人,只会看到我这一次这一次竞赛……她语调哽咽,无法说完这一句话。

段启言在楼梯口停下,微微俯身看着她,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这只是一次考试,不是你的一生。你得了铜奖,本身就是全国顶尖水平,考985还有政策加分。你这样的成绩,最后上清北完全没问题。”楚天青抬起头,嗓音沙哑又倔强:"可我和老师不一样……我家里没给我准备任何退路,我只能靠竞赛赚钱。”

段启言点了一下头:“那是我们学校做得还不够,我回去就和校长谈,一定提高对你的补助。”

楚天青没劲走路了。她再次蹲下来了,泪如泉涌:“我真的对不起学校……”段启言叹了一口气:“你给学校赚到了一块全国决赛铜牌,这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成绩了?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校长早就笑疯了。”话锋一转,段启言又忍不住问:“楚天青,你以后想做什么?如果进了国家集训队,以后想去做科研吗?我亲眼看过的……进了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最后也基本没有做科研的,很多都去做金融了。”楚天青对“金融”一无所知。

“我想赚钱,"楚天青喃喃自语,坦白说出自己的愿望,“我一直都只想赚钱。”

是的,想赚钱,这是她真正的理想,从未改变过。她记得,当初郑相宜问过她相同的问题。

郑相宜还问过她,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她对郑相宜讲起了大道理,头头是道,可是失败真正降临的这一瞬间,她才明白,那些“道理”是多么苍白。

段启言蹲下来,与她平视:“楚天青,听我说,竞赛不是唯一的路。现在我带你一起分析。第一,你需要经济支持,我会解决这件事,让你安心备考。第二,你并不是真的热爱竞赛,也未必适合做基础研究。你现在承受的压力太大,根本没空想未来,对吧?”

楚天青点头:“嗯,是的。”

段启言露出一点笑意:“你知道吗?要是你真进了国家集训队,签了协议、保送清北,那你连高考都不能参加,专业也不能随意选择。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看你究竞想要什么。”

楚天青一下愣住了。

是啊,她差点把高考忘记了。

相比于全国竞赛决赛这种超高难度,高考的试题真是容易得多了。段启言坐到台阶上,态度依旧温和:“我们这一届,高三竞赛班,一共有九十七个人,你知道能得省一的有几个人吗?不到三十,能进国家集训队的有厂个人?最多只有三个。你觉得,剩下的人都是失败者吗?不,他们只是走了另一条路。”

楚天青记得,纪明川、郑相宜、许月亭,他们也没进省队,但他们依旧在努力。

楚天青终于抬起头,远处人潮汹涌,阳光洒在教学楼的玻璃上,映出清晰的倒影。她喃喃道:“距离高考,还有七个月。”七个月,足够重新开始了。

其实也不是重新开始,那些知识,她早已掌握了。她忽然觉得,自己最大的敌人,好像是自己。

楚天青又开始自言自语:“如果我能控制我自己的身体……那我是不是什么都能做到?”

段启言好像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说法。他认真想了想,才回答:“是的,不光是你,别人也是。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也在和自己的身体、情绪做斗争,我有时候早上也不想去学校上课……

楚天青笑了一下。她双手抱膝,把下巴贴近膝盖:“老师,如果我真的进了国家集训队,不参加高考,那我到底能赚多少钱呢…”段启言望着她的身影,反问:“那你想不想参加高考?”楚天青还是那句话:“其实,不管是竞赛,还是高考……我没有自己的偏向…我只想赚钱,顺利考上大学。”

楼道里寂静了几秒钟。

段启言压低了声音:“去年我们学校的高考状元,不但拿到了学校的奖励,还拿到了北大的入学奖学金,加起来大概……三十万吧。”三十万?

楚天青惊呆了。

她猛然一下坐直了,对上段启言的视线。

段启言总算找到了症结所在。他拿出手机,用计算器给楚天青算钱:“我跟你说,你拿到一个竞赛金奖,赚钱最多的不是你,而是我们的教练团队……如果你想用奖牌换钱,其实也得看大学怎么给。比如武汉大学,奥赛金奖入学奖学金是一万元,但它们还有总额三十万元的四年分期奖学金。如果你高考成绩很好,北大那个入学奖学金是一次发放,加上省立一中的奖学金,总共三十…”楚天青眨了眨眼:“这些……都是公开的吗?”“当然,"段启言笑了笑,“而且还会有额外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