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2 / 4)

万沐春叹了一口气:“我本来还想回寝室冲个澡……是不是来不及了?”她挠了挠头发:“我头上出了一点油…”

“没事的,"楚天青挥了挥手,“搞科研的人都会理解的,有时候,人一忙起来,头上出点油,脸上出点汗,都是很正常的。”“说得也是,"万沐春松了口气,“我们组那几个师兄师姐赶论文的时候,头发都是乱糟糟的…”

楚天青也笑了笑,继续向前走。

午后阳光依旧灿烂,他们也不着急,脚步不紧不慢,赶在下午两点半之前,抵达了科技实验中心的四楼会议室。

楚天青推开房门,走进会议室,这里坐着不少大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肤色不同,学校不同,他们正在用英语轻声交谈。楚天青有些紧张,却还是走上前去,用英文打了个招呼,说了一声“你好”。然后,她也没词了。

楚天青的英语口语并不是非常流利,因为她从来没有特意训练过自己的口语表达,平时有空的时候,她总是在研究物理和数学,几乎不会特意学习英语。纪明川和众人简单打过招呼,又在楚天青旁边坐下,楚天青小声问他:“你的英语口语怎么样?”

纪明川放下书包:“也就还行,和你差不多。”楚天青点头。

纪明川又低声说:“他们要是都说文言文,我就能侃侃而谈了。”楚天青忍不住笑出声来,紧张的情绪烟消云散。她拉开书包拉链,拿出笔记本和签字笔,放在桌上,深吸一口气,调整自己的状态,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寒假第一课。

下午两点半,助教老师准时走进会议室,为大家简要介绍今天的实验流程。老师全程使用英语讲解,语速平稳,语调清晰。楚天青认真听着,一边飞快记笔记,一边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思路补充。课堂氛围意外地宽松,老师也鼓励大家提问。几个同学举起手来,老师会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也会在白板上画图讲解。随后,老师抛出了一个难题,楚天青犹豫了一瞬,在心里默默组织好语言,片刻后,她举起了手,主动要求回答问题。老师微笑点头。

楚天青站起身来,说话的语速不算快,却比她想象中要顺畅许多。她才刚讲完,老师就给她鼓了几下掌,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此时,下课铃恰好响起,会议室里多了些交谈声。楚天青转头看向纪明川,悄悄问:“我刚才的发言,还可以吗?”纪明川一本正经地回答:“非常好,我简直想写一首诗恭喜你。”“啊?“楚天青虽然惊讶,却也欣然接受,“那你就写在我的笔记本上吧。”纪明川接过楚天青的笔记本,诗兴大发,翻到最新一页,在白纸上写下:“山长水远到新城,胸有丘壑话自成,忆君当日才思妙,群英会里盛名高。他大笔一挥,又写了一个诗题《全世界无人可敌》。纪明川好意思写,楚天青不好意思看。她笑了几声,脸颊逐渐泛起一片红军。

“你写得太夸张了…“她把笔记本合上,笑着趴在桌上,用手臂挡住自己发烫的脸颊。

纪明川竞然也跟着趴了下来,左侧手臂略微靠近她。两个人就这么趴在桌边,都忍不住笑,真像是两个只会傻笑的笨蛋。下午三点半,第一堂课正式结束。助教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实验手册,内容详尽而实用。

发完资料后,老师带着所有人穿过走廊,乘坐电梯前往量子科技实验室。实验室位于顶楼,玻璃墙后透出明亮的灯光,隐约能听见仪器运转时发出的轻微嗡鸣。

到了门口,助教老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转身离开,把他们留给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几位穿着实验服的师兄师姐迎了上来,走在最前方的一位男生摘下口罩,露出一张线条分明的面庞。他做完自我介绍后,视线在众人中扫了一圈,落在了楚天青和纪明川身上。

楚天青往前走了一小步,开口说了一句:“您好。”对方也笑了,点头回应:“我叫况志豪,比你们大五岁。”楚天青很自然地回了一句:“况师兄好。”实验室里的气氛还算放松,楚天青心里却有些不安,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她把实验手册抱在怀里,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镇定一些。“你们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我都会帮你们。“况志豪的态度非常友善。楚天青连忙道谢:“感谢师兄!我不太会说英语,也不认识别的同学,平时最多只能说一句'hello',能和你说中文真是太好了。”之后的几天,师兄师姐们都很客气,说话时,都很有礼貌,交接时,也尽职尽责,但他们的态度有些微妙,始终带着一点淡淡的疏离感。楚天青非常理解他们,毕竟,她只是一个短期实习生,不是他们的直系学妹,平时她总是忙着做实验,也没时间和他们闲聊。他们在实验室共事已久,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对外来的新人而言,想要融入其中,并不容易,就像在一家大公司里,新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核心圈层。

过完这一个寒假,楚天青就要回国了,以后和他们也不会再有交集。因此,双方心照不宣,将关系维持在一个礼貌却不过分亲近的范围内,就像食阁里共享一张桌子,却各自低头吃着石锅拌饭的陌生人。楚天青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小事,她只关心自己的实验数据。偶尔遇到一些问题,她会请教况志豪。

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