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山茶(2 / 3)

己的膝盖和座椅之间来回移动。纪明川察觉到了她的局促,立即握住了她的手腕,她对他笑了一下,又转头看向了窗外街景。

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她坚信这一点,她身边的人也经常这么对她说。当天傍晚,楚天青回到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大多是轻便舒适的夏装,还有一双适合下地干活的运动鞋,她还带上了自己在迪士尼乐园新买的一顶遮阳帽。从前她的衣服鞋子只能装满一个帆布包,现在她也有不少好东西了。两天后清晨,楚天青和纪明川一同踏上了返乡旅程。他们乘坐火车到站后,又换乘了一辆县城的小巴车,驶入楚天青熟悉的那片土地。村口,一位身形清瘦的老太太站在水泥路边,穿着一套黑色布衣,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她拿着老式翻盖手机,按下按键,看了一眼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小巴车停稳后,楚天青和纪明川一前一后走下车,隔着二十米远的距离,外婆眯着双眼,似乎还没看清楚天青和纪明川的身影,楚天青拎着行李跑了过去:“外婆!”

这一瞬间,她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外婆朝她伸出双手,满脸都是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乖宝宝。”

外婆轻轻拍了拍楚天青的后背,又抬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纪明川。纪明川声调温和地喊了一声:“外婆好。”灿烂阳光照耀之下,外婆仔细端详了他的外貌,然后笑道:“这小伙子,长得真精神。”

楚天青小声说:“外婆,今年五月,你在我们家见过纪明…”“我记得啊,"外婆摆了摆手,“就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把他带回咱们老家来了,正好这两天我要给早稻插秧,还要给菜地拔草,你们俩也能帮帮我。”纪明川立即上前一步:“我挺有力气的,我也在网上看过打年糕的教程。”外婆领着他们二人往家走去:“打年糕那是过年的事啊,现在咱们不打年糕。”

楚天青拽了一下纪明川川的衣袖,纪明川低头一笑:“那等到过年的时候再说吧。”

他们三人在水泥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走进了楚家的老宅。这是十多年前盖的一栋瓦房,院子也很宽敞,门口的石阶上长满了绿色青苔,门前种着一株杏树,枝繁叶茂,不过今年还没开花结果。堂屋里摆放着一张实木八仙桌和两张长凳,地上的竹篓里还有一把刚洗过的青菜。

楚天青把自己的行李箱放在了地上,如同她记忆里的那般,老宅还是如此干净整洁,这都是外婆一个人打理出来的。外婆特意准备了两个相邻的卧室,中间隔着一扇木门,可以推开,也可以关上。

“这是你们俩的房间。"外婆指了指木门。纪明川把他的行李箱拖进了卧室里,闻到了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像是一种混杂的气味,混合着晒过的棉被散发的“太阳味",老式实木家具吸收的潮气,还有厨房炊烟积累已久的烟火气。

纪明川打开了窗户,清新空气吹进室内,凉快又清爽。“啪”的一声,木门关上了。

楚天青在隔壁房间换上了牛仔长裤和宽大的T恤,她扎好了头发,又把木门打开,走到纪明川身边,小声问他:“你是在城里长大的,能适应农村的生活吗?”

“你老家的空气质量比城里好,"纪明川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水,“听说人在山里散步,就叫接地气,对身体特别好,还能增强免疫力。”“好!"楚天青轻拍了一下他的后背,“我带你去出门干活!”纪明川跃跃欲试:“现在就出发吧。”

他拿上楚天青准备的竹篓和一根竹竿,像个新兵似的跟在她身后。他们走出家门,穿过一片稻田和一段石板路,沿着山脚下的黄土路往上走,视野越发广阔,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树皮的香气。楚天青拐进一条林间小路,路旁有一条清澈小溪,溪水从嶙峋山石之间流淌下来,透明的小鱼正在水中游来游去。

“小时候我经常来这里玩。"楚天青蹲在溪水畔,用手舀了一捧凉水,低头嗅了嗅,依旧是她记忆中的清甜气味。

纪明川定睛一看:“水里有小龙虾,我给你抓几只,今晚做一盘爆炒小龙虾。”

楚天青笑了起来。她仰头望着他,他看见她双眼光彩斐然,比溪水更清澈,比阳光更灿烂,他又说:“你的眼睛很漂亮……非常漂亮。”溪水沾湿了她的衣袖,她挥手在溪流中一推,掬水洒到了他的裤腿上,他也蹲了下来,往她手臂上泼了点水。

时值七月,山上气温比山下凉,却还是有些暑气,冰凉的溪水恰好能消解他们心中的那一股闷热感。

楚天青和纪明川玩了一会儿水,她才告诉他:“这个不是小龙虾,它们长得像小龙虾,其实是蜊站,只生活在非常干净的水里,我小时候也经常抓蜊牯,外婆会做麻辣蜊姑给我吃,真的很好吃。”楚天青伸手拨开水底一块石头,果然有几只蜊姑窜了出来。她飞快地伸手一捞,竞然直接抓了两只,扔进竹篓里:“你也来试试!”纪明川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楚天青在军训时打靶能创下是十枪十环的成绩。她从小习惯了在溪水里捞蜊姑,必定练就了一身真本事,无论反应速度,还是眼力、手力、手眼配合的技巧,都比城里长大的孩子要厉害许多。纪明川不禁感叹道:“你真是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到。”“啊?“楚天青回头看他,“我爸妈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