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优柔寡断的袁绍(2 / 2)

出来道“主公,可直接从东海西侧打进去,速战速决。”

沮授站出来反对道

“不可,从冀州到东海战线太长,很难补给,一旦东海局势拖住我们。”

“我们后方就危险了,黑山军,公孙瓒,黄巾军在我们后方虎视眈眈。”

“不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取青州,再拿徐州。”

郭图觉得沮授胆子太小,不满道

“你这样太慢了,要拿下好几个郡才能打到刘备那里。”

“不如复刻夏侯渊的方法,直接从兖州进攻东海,根本不需要打下郡城。”

“至于补给,提前运粮到兖州就好了。”

沮授道“但是荀衍能感应到杀意,有荀衍在,我们不可能突袭刘备。”

“有了万全准备的刘备,十倍于他的兵力可能都拿不下他。”

“随意冒进只会让我军陷入战争泥潭。”

“而且刘备明年八成是要拿青州的。”

“倒不如以青州为战场,吸引刘备进攻,我们以守代攻,消耗刘备有生力量。”

“我们的目的不是拿下刘备本人,而是不断削弱他的实力,直到他站不起来。”

“而且把水搅浑了,还有机会在混乱中重创刘备,何乐而不为?”

于是袁绍的谋士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沮授打防守反击,稳扎稳打。

一派支持郭图搞突袭。

到后面又出现了田丰的声东击西流派。

他认为大部队应步步为营打青州,但可以分出小部队突袭东海,牵引刘备一部分兵力。

一旦刘备判断失误,认为突袭东海的才是主力。

那刘备兵力薄弱的泰山郡和琅琊郡就会被轻易攻破,让刘备损失惨重。

紧接着,又出现了田丰流派的相反版本。

逢纪认为应该主力突袭东海,小部队佯攻泰山。

袁绍手下谋士多,迭代出来的策略也越来越多。

一时间整个正堂吵得不可开交,各有各的理由,有利也有弊。

讨论了半天,袁绍也一时拿不定主意。

只好道“使者你先下去休息,等我们这边讨论完再给你个答复。”

使者心中叹了口气,只好道“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