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传到了雍州长安。
长安是文人最多的地方。
这里有着最多的大儒和文臣。
得知报纸头版头条有许劭和大儒的文章,很快将店里的报纸一扫而空。
同时,长安也是有钱人最多的地方。
他们看到了报纸上的广告,争相购买糜家的产品。
在他们看来,糜家的产品就是高端货。
每一道工序都是经过无数次精心打磨而成的。
而且质量也确实不错,价格也实惠。
于是糜家的丝绸,琉璃、香皂等产品供不应求,两天内全部售罄。
长安的其他商家都傻眼了。
琉璃、香皂、茶叶是糜家的垄断生意就算了,大家都复制不了。
怎么丝绸、玉器、金银首饰都成了糜家的垄断生意了?
这就是广告的威力吗?
于是长安的大商家纷纷坐不住了,忙派人前往东海,询问刊登广告的费用。
务必拿下广告位。
特别是高端家具,香料,蜀锦等糜家没有深度参与的生意。
这类生意的商家想要击败对手,垄断市场,广告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谁拿到广告的位置,谁就占尽主动权!
就算自己不能掌握主动权,也绝对不能让对手掌握主动权!
于是,在诸侯们还没开战之前,大汉便悄然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国性商战。
王允作为文人首领,还专门开展了各种大小文人聚会,一起分析品读报纸上的文章。
报纸上倒是没有董卓势力的负面新闻,因此大家看得非常乐呵,没有什么忌惮。
文人们看到刘备勤政爱民的文章,皆感慨东海的繁荣,称赞他是治世能臣。
王允闻言只是笑了笑
“刘备确实不错,又是汉室宗亲,若是天下太平,倒可以召他来朝廷做事。”
在座的文人都是站在王允这边的,都知道王允所说的天下太平是指董卓死后。
有人担忧地问道“不知天下何时能太平?”
王允显得胸有成竹,笑道“快了。”
董卓也喜欢上了看报纸。
并且耻笑报纸上的夏侯渊、文丑、关羽、赵云、张郃等人。
“这些人真够可笑的,打仗就打仗,还骑人。”
“你说说,这不是儿戏嘛?”
李儒却道“主公,骑马不如骑人,这是大势所趋。”
董卓摆摆手,不以为然道
“什么大势不大势的。”
“如今袁家兄弟狗咬狗,互相内耗,我却愈发壮大。”
“优势在我。”
“骑什么都没有用。”
“不得不说,文优你的计策确实好。”
“原以为我需要亲自带着大军扫荡天下。”
“如今我却只需要隔岸观火,一边享受,一边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说实话李儒有些后悔献上这种计策了。
如果董卓能像刘备一样,趁机疯狂发育,那天下必是董卓的。
但自从隔岸观火后,董卓以为胜券在握,于是更浪了。
不仅劳民伤财,搜刮民脂民膏以供他享乐。
还勒索朝中大臣给他茶敬,盐敬,现在又有了味精敬,香皂敬。
使得长安上下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而且董卓还不屑拉拢朝中大臣,认为朝中大臣都是软蛋,吓一吓就不敢反抗他了。
于是一味地使用暴力手段统治朝廷。
看似权力在手,实则孤家寡人,没有汉臣站在他这一边。
整个朝廷陷入内斗中,荒废朝政。
于是一整年下来,董卓不仅没有发育起来,反而倒退一大步。
而且大部分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刘备。
连袁术这等纨绔子弟都在阎象等人的劝谏下,效仿刘备建设少量水车解决水利问题。
雍州却一台水车都没有。
资金和人力全都用于重建长安宫殿这等无用的地方。
很多时候李儒在想,如果当时他没有建议退守长安,迫于生存压力的董卓恐怕不至于这么颓废吧?
貂蝉受董卓传唤,过来陪酒。
“太师~”
貂蝉声音柔软道。
董卓看到貂蝉倾国倾城的容貌,他一个大老粗也夹起了嗓子
“哎,美人,快到来我怀里来。”
董卓嗅了嗅貂蝉身上的香皂味,感受着貂蝉温暖的体温。
心情大好,夸赞道
“这冬日的暖炉,倒不如这美人的香炉好使。”
貂蝉笑道“太师,饮酒~”
“好好好。”
董卓一边抱着貂蝉,一边喝着貂蝉喂的酒,一边看着报纸,忽然皱起眉头。
貂蝉疑惑道“太师,怎么了?是这酒不好喝吗?”
董卓不满道“这美人榜竟然没有你。”
貂蝉好奇地问道“这第一是谁?”
董卓道“第一是蔡邕之女蔡文姬。”
貂蝉眨了眨眼,问道“蔡文姬有我好看吗?”
董卓搂紧了貂蝉“没你好看。”
“评榜的人是个老儒生,他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