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4.18会议(1 / 2)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八号,一个平凡的日子。

但在昌城,将是汽车工业领域里载入历史的日子。

工业局其实是归地方单位(ZF)管理的,它只是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指示。

如果工业局只听上级工业部的,那地方单位怎么开展工业发展。像市里的二把手就要负责这一方面,不过二把手一般是负责全局的,会有专门分管工业的副$长。

江成是真没有想到,他只是想省点事,拉一批人下水。没想到竟然还有地方单位的领导参加,只能说这个年代真的重视工业的发展。

而且搞汽车这东西,在这个年代真的是高大上。

飞机制造厂其实也在“不务正业’,在搞边三轮摩托车,但飞机场属于往小里搞,它自身能造飞机,大家都觉得飞机制造厂造摩托车不算什么了。

可一家机械零件加工的配件厂,直接搞汽车了。关键是大家都这样重视,是因为汽车的设计人是有过成功经验的。

汽配厂制造出了三轮汽车,设计人就是江成。现在汽车的设计人依然是江成,如果只是需要工业局把一些企业组织起来,搞出昌城能自主生产的汽车。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特别好。只是在以前,工业局也好,分管工业的地方领导也罢。他们不是没想法,而是根本就不会往这方面想。

因为别说昌城没有能造车的人了,就算全国都没有谁说自己有造车的技术。连有技术造车的人都找不到,自然不会想着组织一伙人来造汽车了。

这也就是昌城有飞机制造厂,如果换一个城市,也不可能有那个领导突然去想着搞一个飞机制造厂呀。连一个懂飞机结构的都没有,你就算是当地的一把手,有这想法也是瞎想。

在工业局的会议厅,布置的很用心。竟然会议厅讲台的上方还挂了一些喜庆的红布条,还有横幅,写着“昌城汽车制造研讨大会’。

会议里还专门安排了倒茶水的人员,热水瓶里的开水都是泡了茶叶的,倒出来就是茶叶水。会议台上,工业局也按照江成的要求,准备了一块临时的黑板。

关键是江成没有想到工业局还弄了一个主持人了,并且今天还有报社的人在。

这会议主办方是工业局,江成要上台搞着宣传大会,还得等工业局和地方的领导说完话才能上去。今天到场参加会议的也有好几十个人了,邀请的虽然只是十几个工厂。但人家不一定是一个人来的,因为知道要开的是什么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很多是人家厂里的技术人员。

先是主持人开幕说话,然后是邀请工业局分管计划科的主管说话,再是赵局长代表工业局说话,然后是分管市里工业的领导讲话。

现在这些人讲话可能没有意义,可一旦江成带着大家搞成了,这事情就是在场领导的政绩。“好了,感谢在场的领导参加这次会议。下面有请我们这次汽车设计者,机械配件厂的工程师江成上会议主持人站在会议台上邀请道,江成坐在会议厅的最前一排,算是重要人物才有资格坐的。就连这次一同来的周厂长和康书记都是坐的第二排,能坐第二排已经是照顾了。机械配件厂真的只不过是一个加工厂,一千几百人的规模也不能算小,但跟在场的好几个企业比,就不够看了。

江成站起身子,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兴奋。

其实来之前他还想好了怎么发言的,昨天晚上他还在记忆里翻阅了一些带动大家情绪的演讲会。现在看见在场的这样多人,而且还有不少领导,江成不想按照昨天想好的内容说了。

档次必须得升级呀,什么带动昌城汽车领域的发展,什么成为南方拥有自主造车的城市,都弱爆了呀。一步一步~一步的走向会议台,江成发现自己的金手指好像真正用到的地方是开激情高昂的会议呀。“各位领导和来宾,大家好,我是机械配件厂的工程师江成。”

“我叫江成,今天请各位记住我的名字。”

“我想今天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张图纸,一张汽车的图纸。”

江成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让人帮忙把准备好的临时黑板弄到了前面来,然后在黑板上写上了“汽车’两个字。

“在讲汽车之前,我想介绍一下我个人的经历。我是在上一年回国的,之前我在美利坚待了八年。”“我想说一下,我回国之前,在美利坚的工资是多少。”

江成说到这,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字,在场不少人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还有很多人对于江成的这种演讲方式感觉很有意思,这种欲擒故纵的方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而且这个年代大家见识的都少,哪怕江成说的一些事情跟造车不沾边,大家也很有兴趣听。“五百,工资是五百一个月,是美刀,在我们国内差不多一千二百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但我为什么回国,因为我对钱不感兴趣,挣多挣少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够用就行。”

“在国外很多人看不起我们,我回国的目的很简单。别人对我们国家的态度不改变,我就要改变他们。“我们的工业落后,要追赶一些国家。但追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还要超越。”

“现在我们回到造汽车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