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厂,当然是生产电力方面的机械设备的。前两年那边生产一辆蓄电池叉车,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想来找你交流技术的。”周厂长说道。
“蓄电池叉车,有点意思,技术交流嘛,当然可以。”江成回答道。
江成对蓄电池叉车其实没什么兴趣,他打算轻卡汽车造出来后,就升级手动托盘车。蓄电池叉车在这个年代应该没什么搞头,很可能是充电一小时,使用几分钟。
但是蓄电池叉车没搞头,可以交流一下蓄电池技术嘛。以后轿车上要用到很多电气设备,是需要用到蓄电池的。
“那我去回复那边了,你继续跟老康谈气枪的事,就让老康带来的人都去造气枪。”周厂长打趣的笑着说道。
明显江成说造气枪,被周厂长当成了一个笑话了。
但江成想说老周和老康都不懂市场,当然了,他也看不懂气枪目前的市场。只是知道气枪在国内市场火了很久,知道气枪应该是在六十年代左右,供销社和文体商店以及不少地方都有卖。
南京",汽车制配厂,会议办公室。
好几张同样的报纸摆放在会议桌上,可以供几个人同时翻看。
在场的人神色都比较难看,昌城那边的工业局和地方工业分管人竞然牵头在造汽车。
造汽车也就算了,竟然是在造轻卡,这车还没造出来,声势弄的很大。
关键是昌城那边凭什么去造汽车,那边有造车的工业力量嘛,有造车的技术嘛。
难道那边的工业局在决定造车之前,不询问一下直系上级部门,有没有其他城市已经在计划造轻卡的嘛,而且已经在筹备当中了。
昌成那边在造轻卡,搞的南京这边的汽车制配厂很被动。因为他们这边也有部门搭线,已经联合了很多零部件厂协作。就等技术完善,打算仿造苏联的嘎斯51卡车。
第一汽车厂仿造的卡车应该算是中型卡车,所以南京汽车制配厂打算仿造生产轻型卡车。
南京的工业水平不弱的,而且还靠近魔都。魔都的工业水平就更不用说了,在没解放之前就有过汽车维修和零部件生产的厂。
“那边工业局没通过工业部就让地方企业造车了?”
“派人去询问了,那边只是试制车辆。说是地方部门领导搞的工业大摸底,看看能不能造出一辆汽车。”
“这样上面工业部也允许?”
“谴责了,但是上面说不好打击地方工业发展的积极性,打算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
观望?昌成那边可是在自主设计轻卡,南京这边只是在仿造。而且还没进入试制阶段,要是那边成功了,还有这边什么事情。
“那边绝对不只是试制那么简单呀~。”
负责仿造研发的负责人说道,只是试制,根本不会搞这样大的动静。而且上面的态度也让人感觉有点微妙,自主研发设计的轻卡,就光这个名头,的确会让很多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