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跟在康书记身后很快回到了办公楼的书记办公室,进去后,江成就感觉被人目光锁定了。气场这东西很玄妙的,上位者是真的有。但并没有小说中说的那么夸张,比如什么霸气侧漏,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如何。
江成感觉在老康办公室里的六人中,有两人的眼神比较犀利。当然了,六人中那两人的服饰也不一样。身份,着装,神情,眼神等搭配在一起,可能才会让人感觉对方有气场。
但是要是来之前,康书记不提前告诉江成来的人是级别比较高的。他们的着装要是穿的普通一点,敢一来就这样肆意的打探江成。江成肯定给他们来一句“你瞅啥’。
见面后,康书记很是客气的先给对方介绍了一下江成,低位者先介绍轮到江成身上了。
不过在康书记介绍完后,来的六人倒也是很客气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果然江成感觉有两人比较犀利的,身份的确不同。类似于后世某工大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动不动就要消失几年的部门。
当然了,江成的技术只是钢材薄板制造,这薄板在西方早就有了。西方那边普通人都可以购买到,这薄板如何制造的,流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升级设备来完成精密定位。
意思就是说,掌握了这精密冷轧技术,说不定有时候就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里面去。
技术人员交流比较直接,也纯粹一些。
而且这次上面的人过来,准备也比较充分,带来了很多设备的图纸。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面对技术交流,江成可不顾及什么身份和级别,除非对方真的技术比他高,而且还是他擅长的领域技术。否则天王老子来了,也得听他的。
当然了,江成也算领略到了真正有实力和技术的本事,最近的确是有点飘了。一个人在昌城这边,带领着大家搞出了这样多的产品。
昌城各部门的领导几乎都见了一遍,人家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的,让江成感觉自己真的牛到家了。但现在跟人家高级工程师交流,真是墓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当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走生产产品路线的。
是因为他的技术他学的东西,在设备制造领域根本就不强。是能升级一些设备,但也只是动能升级。让江成去生产个电工工具,他都完成不了,需要依靠电机厂的技术人员去完成。
现在在场的人在技术方面听江成在讲,是因为需要他掌握的那部分技术。来的人员也不知道江成薄弱的地方,所以真觉得江成技术不错。
但只有江成知道来的人有多牛,这就跟下棋一样,江成是看着棋盘在下,人家是在跟他下盲棋。江成是对着图纸在说一些如何生产薄板的技术,人家跟他探讨的时候,都不看图纸的。甚至是江成只要说到什么结构,人家可以立刻帮他翻到图纸的位置。
怎么说呢,人家带图纸过来,是方便江成查看的。他们属于不需要图纸其实就可以交流的那种。面对技术牛人,江成感觉他们才是开挂了的一样。江成在讲的时候,感觉他们可能脑海里也能自动进行设备构造一样。
江成也算真正明白什么叫术业有专攻的意思,其实他也有这方面的一点能力。在跟别人谈论自己熟悉款式车型的时候,他也不用看图纸,就能说出某款车型的各种配置。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挂,只不过领域不同而已。
其实江成也没有完全的冷轧薄板技术,只不过他依靠原主记忆里看到过人家加工过薄板的流程,然后配合自己能力,摸索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但这办法具体如何实现,江成也是指望跟技术人员一起探讨的。
现在不能生产薄板,其实就是冲压力不精准,厚薄不一。另外还有一点,苏联那边的是平炉炼钢,平炉炼钢炼出来的杂质多。国内的炼钢技术也是那边援助的,自然也是一样的。
这杂质多的钢材,制做成厚板还没什么。薄板的话,就算有精准的冷轧设备也不行。会起泡,变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炼钢的时候就提纯,加入石灰和石莹。
通过热轧后,先形成比较厚的板材,再进行冷轧。
要生产薄板,关键就是冷轧的精准控制。这精准控制,就要说到美利坚那边电液伺服控制了。电液伺服控制有一个关键的设备就是电液伺服阀,这个阀就是用来自动调整冷轧机轧辊的对辊缝隙。这个伺服阀,就是设定一个力的数值,因为现在无法数码调控,这数值其实是生产过程中,得手动调整有了这个阀,其实就可以调节出相应的流量和压力。
当然了,这只是力的精准调控。因为板材的厚度问题,还得多扎棍的形式,让它逐渐变薄。关键技术其实就是要弄出伺服阀,然后精准控制压夜缸的动作。其他方面都是细节调控,对于轧钢厂的工程师来说,细节调控问题根本不算问题。
添加液压装置江成懂,就是这个伺服阀,江成也只是懂原理。如果来造出这个东西,才是关键。四九城那边的人员是八月底来的,来了半个多月,在技术理论方面是完善的不能再完善。
这个年代的设备笨重,生产钢板的设备都是大型设备,如果改动的话,可能就得让一条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