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只能开挂了(3 / 3)

械式冷轧机升级成电液双压,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在昌城讨论过了,不需要江成现场一起改装也能完成。

关键是精调部分要采用的电液压反馈伺服技术,这东西理论上只能说个大概。就算是研究,也应该现场研究进行实验。

加上还有一件事,也要让江成来一趟四九城。所以江成没有办法推脱,他媳妇怀孕了,他是不愿意出远门离开很久的。

而且有媳妇后,江成已经养成了一个睡觉的习惯,那就是睡觉的时候总要抓住点什么,睡的才踏实。就因为这个安全感,谭雅萱没少说他是流氓。

十月一号,国庆节,阅兵仪式。

江成出现在了阅兵观礼的位置上,他主导研发的昌江轻卡,先不争论是不是让国内从无到有,可以批量生产属于自己国家的汽车。

就算第一汽车厂的解放卡车是第一批量产的汽车,这一点江成也不否认。因为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车后,就直接开始批量生产了。

而昌城汽车厂那边,是试制出轻卡后,才一辆一辆的手搓式的生产。那种方式真称不上“量产’。但是昌江轻卡汽车,最少让国家汽车生产多样化了,别人总不会说中国就只会生产一种汽车。另外自主设计生产这一点也象征着国内不需要仿造,对于汽车也有设计能力和技术。

作为有象征意义的设计主要人员,江成被邀请参加阅兵仪式属于很正常的情况。

只不过阅兵仪式结束后,江成领了两张奖状又消失了。另外阅兵仪式的邀请函其实也是一份荣誉,也是有收藏价值的。

有些人就算没有某部门颁发的奖状,能获得邀请函本身就是一份奖励。

十月十号,某研究基地。

“江工,又失败了。”

“把图纸给我,我就不信了,搞不定他。给我准备一个工作室,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就别打扰我。”江成看着实验生产出来的钢板,深呼吸了一下说道。

这不是简单的实验,是一次调试,就要通过几个小时的等待才能看到一次结果。

随便运行一次,要先将钢坯加入加热炉,而放入之前就要先烘炉一段时间,钢坯加热要一两个小时,然后开始热轧,再进行冷轧。

设备的调试,一天可能只能尝试一次。

现在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没有用,不是设备调控出来的,是手动调整出来的。

液压是可以调整的,但需要自动调整,而不是用一次,然后手动去调整一次。

而且目前手动调整是反向调整,一个是不精准,另外一个就是这次设定为2mm的厚度,下次换一个厚度,又要多次调整。

这不是普通的设备,能一会工夫就启动一次,那样的话就算是手动调整也没什么。

江成想好了,他得用挂了,哪怕用挂很费劲,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推演完全是依靠本身的基础和悟性以及智力。

但总比实验一次,就浪费一天,而且还得不到相应的改进要强。而且实验一次,江成只是在边上看,操作的人其实很辛苦的。

其实这电液伺服系统,也就差一个技术没有完成了,那就是液压力信号转换。

转换后,其实就会根据一些设备,设定一个数值,就能自动进行调整了。

江成也算是搞过一阵子设备的人了,来到这边,他也明白了上面的态度。

生产薄板,并不是某些人的目的,他们要的就是这技术。然后运用到其他领域里去。而电液伺服阀,就是一个高精度的控制元件。

江成把这个弄出来,可不光是能运用在冷轧机上面。以后机床制造,试验设备,通用机械等领域里,这控制元件都能用到。

所以别看江成只是一个五级技术工程师,在某些地方只能用“只是’这个词了,这里的人可是很尊重他的。

抽的香烟都是华子,每天吃什么,还有专门的人来询问一下。甚至北方跟南方温度不一样,都给江成准备了新衣服和鞋子。

不蒸馒头争口气,虽然这边没限制江成不能回去。承认自己不行,人家也能给他准备卧铺火车,让他回去。

但那真是灰溜溜的逃回昌城了,当初不愿意开挂一直搞设备升级。其实开挂费脑,精神容易高度集中,然后就嗜睡。

江成不弄设备后,他发现自己早上也不会卡着时间睡了。在办公室里也是一样,如果不用脑,就想睡。后来开始弄汽车了,也就偶尔在一些方面开挂,领悟式的用脑,但情况还行。

很明显的表现就比如说早上,江成就醒的还挺早的,能在谭雅萱起床前,过一下手感上面的瘾。在江成身边的人,听到他的要求,没有任何的询问,直接安排人安排了。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只要江成能把这精密元件给搞出来。哪怕大家在运用方面比老美落后,那江成也是一个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