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
“哒。”
宁辰敲打着桌案,沉声道:“吏部拟定策书,表陈公台为工部右侍郎,军议司拟策书,征公台为北阁祭酒,参大兴军政事。”
“喏。”
张昭,荀攸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子瑜移出军议司,升刑部左侍郎,日后若有刑部都督不利之事,可就不止官降一阶了!”
“喏。”
诸葛瑾恭敬道。
宁辰沉思再三,安排道:“公达,拟写策书,征子扬为南阁祭酒,征徐元直,庞士元为军谘从事,主记军议司诸事。”
“喏。”
荀攸再度应道。
宁辰目光落在右侧末尾,沉声道:“征潘璋为右领军,徐盛为前领军,暂时留军议司备用。”“喏。”
潘璋,徐盛恭敬道。
“绮玲。”
宁辰沉声道:“骁骑如何了?”
吕绮玲起身,巾帼不让须眉道:“五千铁骑已经募足,新的马具已经装配,战力应该不下虎豹骑,但是不足以和并州狼骑,西凉铁骑媲美。”
“战马吗?”
宁辰眉头紧皱道。
吕绮玲苦笑道:“同时也在统帅,我不过是挂名骁骑,而高叔叔擅长统筹大军,训练大军,并非是指挥铁骑冲杀的万人敌武将!”
“主公。”
高顺起身恭敬道:“铁骑冲杀,向来是以主将为先,必须有一往无前的破阵之势,故而末将还是差了少许,不过训练铁骑足以。”
荀攸沉声道:“也就意味着,缺少一员悍将?”
高顺直言不讳。
吕绮玲巾帼不让须眉,但终究是女子身。
而他也算得上武将,但终究不是吕布,许褚,颜良,关羽那等万人敌的武将,铁骑一旦主将受挫,冲杀之势便会崩溃。
“劳烦主公了。”
荀攸,贾诩,鲁肃等人无不是起身躬拜。
铁骑是征伐中原,北地,乃至荆州的锐器,整个大兴军议司,恐怕也只有黄忠,太史慈可为骁骑征战统帅。
可是,二人皆有军团所掌,只能由宁辰所领。
“可以。”
宁辰平静道:“征战时,我亲率铁骑,高顺降为偏将,训练暂时还需高顺和绮玲,毕竟大兴府政事繁忙,我无法估计训练!”
“喏。”
吕绮玲,高顺恭敬道。
宁辰的战力他们不了解,也不熟悉。
但是能轻易驾驭赤兔,并且使用方天画戟,绝对不弱于吕布多少。
宁辰刚欲对荆州做出布防。
谁知,王虎扶剑踏入大殿,呈上名刺,恭敬道:“主公,府外有人呈上名刺拜府,说是来自汉中五斗米道!”
“汉中?”
“五斗米道?”
瞬间,大堂所有人眉头紧蹙。
“张公祺?”
宁辰捏着名刺,眼中满是惊意。
张鲁,张公祺的名刺,是本人来了,还是五斗米道的方士。
“张鲁?”
“汉中太守?”
瞬间,所有人起身惊讶无比。
“请进来。”
宁辰放下名刺,目光锐利道。
“喏。”
王虎应声踏出大堂。
时间不长。
一群身着道袍的方士被引入大堂。
为首之人,身披天师道袍,入堂后直接以大礼跪伏再地,高声道:“五斗米道,张公祺叩见天命,不胜惶恐!”
“叩见天命。”
顿时,十几个方士跪伏再地。
这一幕,让大兴文武为之汗颜,更是冷汗淋漓。
张鲁,张良十世孙,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的师君,汉中太守,这是在做什么,而且还大呼宁辰为天命?这是什么情况,所有人都恍若陷入了癔症一般。
“起来。”
宁辰脸色骏黑道。
“谨遵天命。”
张鲁起身之际,眼中满是狂热。
这一幕,让荀攸等人沉默了,这种狂热似曾相识,仿佛是大兴将士举戈奉武一般,而且还要更胜一分。“张公祺。”
“你在做什么?”
宁辰起身俯瞰堂下,眼中满是寒意道。
“咕咚。”
张鲁咽了口唾沫,躬身道:“将军出身南地,更是承太平大业,亦是我道教中人,可号南风,可引英灵,袭掌神器,自然为我道教天命,鲁携教众前来朝拜,恳请将军让鲁重回龙虎祖地,以兴五斗米道。”“咳。”
宁辰被气的大咳。
黄巾军,出自太平道。
他还是继承了老爹的黄巾渠帅之位。
如果按照张鲁所言,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可他现在是大兴之主啊,而不是如同五斗米道糊弄世人的神棍“请天命谕旨。”
“准我等重回祖地。”
顿时,一众五斗米道的方士再度大拜道。
“呼。”
荀攸吐了口浊气,恭敬道:“主公,昔年张陵于云锦山修道,传闻道成之日,有龙虎二气共鸣,故而他们称之为龙虎祖地!”
“道教天命?”
“袭掌神器?”
张昭,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