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见状,立刻跪倒在地:
“儿臣向父皇请罪!前些日与父皇的对赌,其实是苏兄的建议。那时儿臣已看出宗亲制度的弊端,才与父皇争论。如今父皇已见到苏兄,恳请父皇下决心,废除宗亲赡养制度!父皇!这条祖训,是亡国之训啊!”
朱标深知父亲的性格。朱元璋从未真正重视过这个制度的危害,之前的赌约只是缓兵之计。如梦初醒的朱元璋扶起朱标:
“标儿,你没错,是父皇忽视你了。”
他拍去朱标身上的尘土,再看向苏河时,眼神已从慈父转为锐利的洪武大帝,锋芒毕露。
“宗亲的问题咱会解决。咱现在要知道的是,灭了我大明的下一个朝代是谁!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苏河明白朱元璋的偏执。
他虽意识到问题,却习惯转移矛盾,典型的“只许我打你,不许你灭我”。
马皇后看着丈夫的态度,无奈叹息。
她无法阻止朱元璋追问真相,其实自己也好奇。
在众人目光注视下,苏河缓缓开口:
“据后世历史记载,大明灭亡于164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将城中朱氏皇族几乎斩杀殆尽。大明末代皇帝在宦官王承恩陪伴下,于煤山自缢。他虽能力有限,但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信条。”
“李自成后来死于内斗。随后,大明辽东总兵吴三桂引女真族入关。女真族取代大明,建立了下一个朝代,名为“大清’。大明,是帝制时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苏河一口气说完,感觉胸中块垒落地。
朱元璋听完,眼神复杂,如同当初的朱标。
他建立的大明尚不足十年,却已预知了结局。年近五十的朱元璋感到心脏绞痛,大口喘息。恢复后,他再次质问苏河:
“为什么!大明的将士呢!我大明忠勇的将士都去哪了!他们为何宁愿引外敌入关,也不肯为大明死战‖”
马皇后也叹息一声,目光同样带着探询。
苏河依旧平静:“大明的将士已经放弃了大明。因为宗亲制度,后世朱家需供养三十万皇族,国库空虚。别说赏赐,连边关将士的军饷都拖欠了两年之久。”
“起义军兵临城下前几个月,末代皇帝甚至向大臣下跪借钱。可惜那些家财万贯的大臣,只肯象征性地拿出几百几千两银子。”
苏河记得很清楚这段历史。
更讽刺的是,李自成攻入京城后,这些大臣为保命主动献上两千万两白银。李自成却过河拆桥,抓其子孙逼迫,最终又榨出七千万两白银。可见明末贪腐之严重。
亭内一片死寂。
朱元璋控制不住双手的颤抖。他无法相信自己的后人竟会向百官下跪求军费,而这些钱本该用于强军,却被拿去供养蛀虫。
一瞬间,他仿佛苍老了许多,喃喃自语:
“废物!废物!全是废物!拿大明的钱,却不尽守卫之责!全是蠢猪!全是废物!”
朱标赶紧上前安抚:“父皇冷静!这些是百年后的事!如今大明初立,一切还来得及!来得及!”朱元璋如梦方醒,抓住朱标手臂重复道:“对!还来得及!标儿,明日咱就昭告天下,废除宗亲制度!大明的钱是用来守江山的,不是给废物挥霍的!”
愤怒的朱元璋眼前仿佛出现了皇帝下跪借钱的画面,只想立刻解决钱的问题。
他甚至盯上了女真族:
“不行!光这样咱不放心!标儿,明日召集所有武将在华盖殿议事!收回南方和西北的兵力,集中力量攻打北平方向,彻底剿灭女真这些辽金余孽!趁现在大明强盛,永绝后患!还有!立下祖训,以后姓吴的不得为官!姓李的,统统抓去挖煤!”
朱元璋恨不得立刻执行。
朱标看着冲动的父亲,无言以对。
最终还是马皇后阻止了这场闹剧:
“够了!重八!别再胡闹!”
马皇后的声音让朱元璋恢复了些许理智。
她看着丈夫:“重八,想改变大明的命运,不是靠一道命令、一条祖训就能办到的。你得先静下心来,否则子孙后代的命运依旧无法改变。”
这番话让朱元璋彻底冷静下来。
他闭上眼,回想苏河所说的一切,虽然接受现实,却觉得如同做梦。
“大明亡了,亡在咱手上,哈哈哈!真是可笑!造化弄人啊!”
他忍不住自嘲。片刻后,又恢复平静。
他冷冷看向苏河:“臭小子,你刚才说的最好是真的。要是让咱发现你骗了咱,等着你的就是酷刑!”苏河无奈地举了举手:“陛下放心,整个大明知道我身份的人,现在都在菜园子。哦对了,差点忘了秦王朱椟,他也知道我的身份。”
朱元璋想起之前马皇后和朱标联手处罚朱核的事。
休妻、禁足东宫偏房。
他隐隐觉得,这个儿子犯的事绝不止老婆儿子说的那么轻。
好奇心驱使下,他问苏河:
“你老实告诉咱,老二日后到底干了什么混账事?”
苏河有些意外,看向朱标和马皇后: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