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文这次期中考不出意外的又是第一。
这让等着看她笑话的好多人,都打了脸。
有的人还酸:不就是学习好,有个好男人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沈静文却对这些流言充耳不闻,买好布料,将样子画好,给几人送去,便开始了新的学习。随着时间推进,第一次摆摊的时间越来越近。
当日,沈静文带着两个大包裹,和几根竹竿就去了集市。
来到指定位置,沈静文才把竹竿支起,裙子一一挂上。
刚挂了两条,就来了一个大妈问价钱,“姑娘,你手上这裙子多少钱?”
大妈穿着干净,手上还挎着一个菜篮子,沈静文笑笑说道:“大娘,这条要18!”
大妈问完,沈静文直接把手上的裙子摘下来让她看,“这是咱们本地棉纺厂出的布,结实,您看看!”“不不不,不了,我手上脏,别给你弄脏了!”
“啊,您给谁看啊?”
沈静文并未因大妈说自己手上脏,就冷脸相对,反而见人问了价钱后并不还价分析她可能是嫌贵。她的裙子的确是集市上最贵的,因这设计,整个京市都没过!
“给我闺女看的!”
“那她多高?喜欢什么颜色?”
大妈犹豫着说了,最后问了一句:“姑娘,能便宜点么?”
沈静文点头,“行啊!您给多少?”
“十五行不?”
这个年头,十五块,已经快要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一下砍了三款,人家姑娘可能不愿意。
孰料那姑娘竞笑着悄声说道:“行!但您别说是这个价买的,也给我推销推销行不?”
大妈一愣,随即点头:“行!”
“慢走啊大娘!”沈静文用个牛皮纸包好了放进大妈菜篮子里,这才笑着继续挂裙子。
隔壁摊位的小贩见着沈静文还没挂完货就卖出一条裙子,顿时眼红。
等看清人家摊位上的裙子款子,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这!
这款式见都没见过啊!
大妈走后,沈静文像是开启了什么客流密码!
一个上午,整整二十三条裙子就卖光了!
还有没买到的,纷纷追问:“小姑娘,你下个集还来的哦!”
“来!到时候肯定给您留一条!您说要什么款式吧!”
“我要那个左右覆盖的!”
“好嘞!”
摆摊大受欢迎,沈静文高兴之余,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设计新款。
想起前世那种夸张的修身西装,沈静文甚至幻想,要是霍宁川穿上这种西装. . .…
下半学期的课程,有一部分涉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论内容。
沈静文选择了正方,即:文学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
还选择了“农村实践案例’进行佐证。
白玲就赌气,故意选了反方,即:文学是高雅的艺术,应该远离这些粗俗的东西。
选择双方的学生都不少,于是,老师索性把他们分为两组,让他们分别举证。
今天,是他们第一次举证。
沈静文作为正方发言人,站在讲台的一端。
白玲作为反方发言人,站在讲台另一端。
沈静文胸有成竹,白玲也满眼志在必得!
两人之间好似有些看不见的火花,一点就要炸!
“好!第一届“理论指导实践’辩论赛正式开始!”
“正方观点:文学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
“反方观点:文学是高雅的艺术,应该远离这些粗俗的东西。”
“请正方先开始发言,限时1分钟,阐述自己的观点!”
老师介绍完毕,沈静文开始陈述,从很多文学著作中都能找到论点,并说了一些文学著作中记载的对农业有帮助的方法。
轮到白玲时,她就抓住沈静文说的文学著作,直言:
“这些所谓的指导方法,科学性有待验证,如何能成为证据呢?正方连真实性都没有验证过就拿来做论据,未免太过武断!”
沈静文对此并不急躁,反而直接开口说起自己在老家时曾读到一本化学书上的化肥,按照比例调配后,有增产的效果。
“去年,我家附近的村镇都已经在用了,事实也证明,增产效果的确很好!”
沈静文说完,底下学生忽然有人说起,“对!说是有个小姑娘从一本化学书里找到的,经过改良,每亩增产近一百公斤!”
“这事还上了人民报纸!”
这下,众人哗然。
纷纷讨论起沈静文的事迹。
白玲闭了闭眼,搞不懂为什么每次为难沈静文,她都能轻轻松松就化解麻烦!!
这次,白玲怀疑她就是故意让自己出丑的!
不然,为什么她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却从没提过一个字!
沈静文却坚持把论点阐述完整,依旧是几个例子,说明在文学著作中的确有生活的影子,也因为有这些生活化的东西,著作才更接地气。
一番辩论下来,自然是正方赢了。
一下课,不等大家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