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香江圈子的反馈(第一更)(1 / 2)

魔女即将上映,有人期待、有人看笑话、有人带有疑虑。

华艺正在围观,风佑传媒这次走的还是中影的路子,根本没有什么操作空间。

至于宣传说实话,现在娱乐圈没有哪个公司有风佑的宣传能力强。

娱乐圈现有的大公司,基本都是做广告起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线下渠道和发声媒体。

风佑传媒是少数半路出家,靠着两个艺人发展起来的。

谢佑宁和刘艺菲赚取了第一桶金,然后依靠和芒果台勾连策划出《超级女声》,然后就是连续挖掘出人气歌手。

华艺作为影视传媒公司不太懂,不过据说音乐圈的那些唱片公司都快疯了。

风佑音乐的发展跟特么开了挂似的,人家培养歌手都是大海捞针,试错、试错、不断试错。风佑这边精准签约,直接量身打造专辑,几乎推一个火一个。

此刻,华艺也体会到了音乐圈那些公司的感觉。

“风佑传媒的宣传能力怎么会这么强?”大王总人都麻了。

线上媒体的发展速度快的惊人,2002年网络用户不超过一亿,现在已经翻了几番。

而且能够上网的人,多半都是拥有消费能力的七零、八零一代,这些人正好也是电影院的主流客户。而且吧,还能影响到未来的下一代一九零后。

几年前国内娱乐公司感觉不到风佑传媒的布局,线上流媒体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

2005年线上媒体终于开始发力,各大门户网站的作用逐渐体现,而作为极力发展的风佑传媒此刻真正爆发出了平台的实力。

三大平台一起宣发,间接能够影响的人超过一亿。

国内说是有12亿人,去除老人、小孩,再去掉中年六零、五零,真正的主力消费群体可能就三亿。也就是说,风佑传媒,只是凭借一段数据的变化,就影响了三分之一的主流消费群体。

这种恐怖的威力,已经快比得上如今如日中天的企鹅,以及开始大力发展的361杀毒。

“哥,这宣发,以后我们的电影要是跟他们撞了档期,怕是要遭。”小王总虽然酒囊饭袋,可他认得清现状。

“怕什么,冯大炮还比不过一个毛头小子吗。”大王总脸色阴沉说道:“去,买通稿,就说魔女太过血腥,恶意引导未成年斗殴。”

“这有用吗?”小王总哭笑不得。

人家电影都过审了,这种通稿也就那些小报肯接,稍微有点规模的都经历过去年九月的风暴。对于谢佑宁,大家都是敬而远之,只蹭热度,能不招惹就不招惹,这少年很邪门。

大王总顿时给梗住了,普通黑料对于那位来讲已经没用了,除非能让官方出手封禁,不然这种通稿确实没啥卵用。

可人家是港资合作电影,官方审核是带着优待的。

大王总一时间有些无语,现在双方居然已经到了无法使用场外手段的地步,只能一一硬碰硬。此时比华艺还要头疼的人是陈可欣,这位曾经拍摄出《甜蜜蜜》经典的导演,拍了一部《如果·爱》,算是一次新尝试。

这时期的陈可欣还有点艺术追求,但是几年后就开始彻彻底底变成了既要又要,而且还特别贪。本身十一月底、十二月头算是一个很取巧的时间,年底、圣诞节之类的都凑一块,还能错开那些年底上映的大片。

结果《魔女》好死不死跟他撞档期了!

《如果·爱》是很少见的歌舞片,本身票房就不会太高,再被这么一部商业动作大片冲击一下,他还玩个毛。

于是内地影视公司还没动手,香江那边就出现了新闻。

“陈牧胜导演我还是很看好,可我听说这次《魔女》的镜头都是那个叫做风佑的小年轻拍摄。”陈可欣面对记者直接开炮:“都还没成年就仗着资方这么任性,很难评价。”

这一说法传出来,顿时引发了媒体疯狂转载,很快就出现在了论坛与博客。

陈可欣本人也有博客账号,这东西现在你不玩不行,一堆好事的人跑去他主页留言。

风佑不是软妹币,喜欢他的人很多,但讨厌他的人同样很多。

比如那些恨国党,一个总喜欢唱华夏文化歌曲的少年,对于这些人来讲就是眼中钉肉中刺。谢佑宁知道这件事已经是三天后,他看着手中的报纸,揉了揉下巴,一时间很难评。

“我看这家伙就是蹭你热度。”刘艺菲在一旁抿着嘴角恶狠狠说道:“还说你任性,我看他才是血口喷人,起诉他!”

“茜茜,别激动。”谢佑宁闻言笑了起来,搂住少女的肩膀打趣说道:“你说得对,他就是蹭热度。”“嗯?”刘艺菲一愣,满脸问号。

“如果·爱是一部文艺片,本身宣传就不会有太多成本,现在有部商业片同期,很难说会对票房有什么影响。”谢佑宁不急不缓说道:“虽然他这部片子拍出来就是冲奖,最后多半是靠卖版权回本。”“但是如果能够借此宣传一波,也能给自己增加更多资本。”

“这……也太坏了吧。”刘艺菲嘟起嘴,不满说道。

“而且陈牧胜导演也不会主动声援,除非我提出要求。”谢佑宁摇头说道:“香江圈子的惯用手法,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