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大厦,外界的纷纷扰扰还在继续。
座山雕势必要把《你的名字》打造成标杆,疯狂造势,各种营销。
风佑传媒给出了一定的配合,不过开始尽量隐去自己的存在,到时候就是反噬,也是座山雕背锅。当然,普通人民众其实也察觉不到,被坑的都是煤老板和有钱人。
此刻谢佑宁、陈诗人、陈虹、刘艺菲、编剧芦苇以及影视城负责人加上美术、道具等剧组主要人员集合,正在讨论关于剧组的组建问题。
“剧本方面已经差不多完成,剩下的细节填充等拍摄的时候再说。”
谢佑宁跟芦苇交流了一会,顺势跟陈诗人说道:“这次剧本陈导你不能有一点更改,能做到吗?”陈诗人被这么直白的话噎的直翻白眼,周围的人齐齐装作没听见。
这是资方跟导演的博弈,就连编剧芦苇都不敢插话。
“佑宁,你为什么一直否定我的想法呢。”陈诗人就很气,他看上去就很糖吗?他可是大导演。“陈导,君子协议,事先说好,免得到时候几个亿都进去了之后,你突然心血来潮。”谢佑宁一拍手说道:“到时候不好收场,闹的大家不愉快。”
陈诗人张了张嘴,差点没忍住起身就走,但是想了想,他是要打翻身仗,憋屈就憋屈点吧。毕竟这少年有一点说的很对,他的编剧能力以及眼光,确实很独到。
“行,剧本你说了算,拍摄我说了算。”陈诗人决定保留自己的权利,那就是拍摄的方式。“拍摄自然是陈导您的权利。”谢佑宁也不是真的要跟陈诗人对着干,很给面子的换了语气。陈诗人满意点头,暗道小年轻也不是很讨厌。
陈虹看到这一幕颇为无奈,谢佑宁算是把陈诗人给拿捏了。
刘艺菲看的暗自偷笑,谢佑宁这是把陈诗人当孩子逗。
这次赤壁前期投资一亿五千万,在宜城打造了一座影视城,跟当地文旅合作,背靠长江,势必要还原出赤壁的真实感。
至于为什么不选原地址赤壁,因为一一那地方交通太差,会让拍摄成本提高至少五成。
地址敲定,剩下的美术、建筑风格、服装这些交给专门的人来研究,谢佑宁这个副导演加监制、加编剧,需要了解的是花了多少钱,配套的服装是否符合审美。
别最后整出霓虹味道的汉朝建筑,那可就是罪过了。
“嗯……服装还要更加奢华,东吴在三国中本土作战次数极少。”陈诗人敲了敲桌子说道:“场面要足够宏大。”
谢佑宁安静听着陈诗人的要求,他的说法其实没错,三国大家都在打生打死的时候,东吴还在为了是否要剿灭山民、百越族扯皮。
孙权就是各个士族推出来的利益领头人,世家大族才是统治的根基,自然要奢华一点。
接下来就是编剧方面的问题!
这次谢佑宁可没有吴玉生那个二笔的想法,为了抬林志林,硬是给小乔加了一堆莫名其妙的戏份。铜雀春深锁二乔,不代表曹操真的喜欢二乔,人家是后来诗人的感叹而已,结果这个煞笔居然还当真了还有一点,舌战群儒中,诸葛亮故意换谐音梗,把铜雀台赋中的一一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里面的二桥指的是两座桥,诸葛亮为了刺激周瑜,换成了二乔。
这次谢佑宁打算按照三国志拍摄,而不是三国演义。
演义中为了抬高诸葛亮,把周瑜设定的跟二笔一样。
于是,在谢佑宁的主导下,剧本就划分为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曹操一统北方,气吞山河,势必拿下东吴,这里自然要先游说一番。
第二阶段一一诸葛亮舌战群儒,历史上东吴本身就处在矛盾之中,孙权犹豫不决,主攻和投降两派争执,这时候诸葛亮到来成了压倒另一派的稻草。
第三阶段一一备战,这里可以戏剧化加入草船借箭,但也要表现出曹操输掉的根本原因,北方军人不擅长水战,且疾病肆虐。
第四阶段一一火攻,火攻其实就是苦肉计,由黄盖提出,周瑜接受后亲自下场安排,诸葛亮这时候就是个后勤,根本不可能干预到战争。
第五阶段一一追击,这里刘备起到了很大作用,东吴水军居多,刘备的两万人更擅长陆战,这才有了后面的华容道关羽手下留情。
剧情到这,赤壁之战基本结束,这就是谢佑宁写的剧本大纲。
芦苇则是负责填充剧本的细节,还原出历史,同时增加戏剧性。
为了凸显赤壁的残酷,谢佑宁加了一些小人物视角,让朱一农饰演的魏军小兵,演绎出士兵参加这种大规模会战下的随波逐流。
开会到中午,众人一起吃了顿饭,谢佑宁和刘艺菲便前往摄影棚去拍摄定妆照前期预热。
这次赤壁,谢佑宁也定制了全套的营销方案。
首先是历史科普,一部电影要是跟三国演义的出入太大是会挨骂的,更何况凸显了周瑜的作用,削弱了诸葛亮的存在。
不做点铺垫,观众们会骂人的。
其次就是拍摄的准备预热,要表现出拍摄难度,投资有多大,提升民众的期待心理。
摄影棚内,谢佑宁换上了定制的汉服。
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