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摇着羽扇,面带微笑的走进了关押郭淮的营帐。
郭淮见来人是诸葛亮,顿时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想理会。
诸葛亮也不生气,坐在郭淮面前,微微一笑,说道:“伯济,久仰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乍听这话,郭淮还以为诸葛亮是故意来羞辱他的,于是依旧闭口不言。
诸葛亮自然不是来羞辱郭淮的,他自顾自地说道:“我知伯济你对曹魏忠心耿耿,但如今曹魏朝堂腐败,奸佞当道,百姓苦不堪言。
我大汉大军此次北伐,乃是为了匡扶汉室,解救天下苍生。
伯济如此大才,若能归降大汉,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郭淮听后,忍不住讥讽道:“诸葛亮,你可真是痴心妄想。若你被擒,我让你归降大魏,你会答应吗?”
“伯济不必如此抗拒。”诸葛亮没有回答,只是依旧微笑着说道:“我此次前来,并非强求伯济归降。只是想与伯济共饮一杯,畅谈一番。”
说罢,他命人摆上酒菜,又亲自为郭淮斟酒。
郭淮心中虽对诸葛亮极为反感,但见他如此盛情,也不好拒绝,只好勉强喝了几杯酒。
几杯酒下肚,郭淮的脸色微微泛红,情绪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诸葛亮见郭淮情绪稳定了,于是见机又说道:“我大汉正是用人之际,若伯济能加入我军,我主必当以国士待之,让伯济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郭淮沉默片刻,说道:“你我各为其主,不必再多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诸葛亮哈哈一笑,说道:“伯济你误会了。我诸葛亮向来敬重英雄豪杰,岂会轻易杀你。
今日前来,只是想与你交个朋友。
若你日后回心转意,随时都可来投我大汉。”
说罢,诸葛亮站起身来,对郭淮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告辞了。这桌酒菜,你若不嫌弃,便趁热吃了。”
言罢,诸葛亮起身拱手一礼后,离开了囚帐。
郭淮望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一旦他投降,他的家族怕是要遭大殃。
而且他把自己和家族的名望看的比性命还重,怎么可能投降诸葛亮。
离开囚帐后,诸葛亮向姜维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姜维微微一笑,轻声回道:“回丞相,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翌日。
诸葛亮身着一袭白色长袍,手持羽扇,又来到了郭淮的营帐。
郭淮好像也想通了,反正他现在混一天是一天,有饭就吃,就当最后的时间过算了。
诸葛亮向郭淮发出了邀请:“伯济,你可想参观一下我军的新式武器?”
郭淮闻言一动,心中暗道:“诸葛亮有这么好心?”
诸葛亮解释道:“我是真心希望你能归降我军,如今你也回不去了,我也不担心你泄露消息。”“若能探得虚实,我便可以假意归降,然后找机会把诸葛亮新武器的消息传出法去……”郭淮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假装踟蹰片刻,郭淮点头道:“我可以随你去看看。”
“好!随我来!”
诸葛亮带着郭淮,走上城墙。
城外蜀军将士正在演练军阵,口号声和熟悉的爆炸声,一阵一阵的传来。
听着外面的动静,郭淮心中稍定,同时忍不住暗笑道:“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但却缺乏识人之能,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然而,当郭淮随着诸葛亮走上城墙上时,郭淮果然看到外面有一大片蜀军正在操练。
但暂时尚未看到诸葛亮那支神秘的特殊部队。
这时候,
诸葛亮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找郭淮说话,东拉西扯,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时不动声色地带着郭淮继续朝着城墙旁边和深处走去。
郭淮虽然有些疑虑,但他还抱着“继续等等,说不定一会儿就能看到了”的想法,继续跟着诸葛亮往前走。
直到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郭淮忽然惊觉,外面的操练声渐渐小了下去。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这才发现,城外不知何时,竟多了许多投降的士兵和百姓!
原来是姜维等人依照诸葛亮的吩咐,
将城中百姓及归附的魏军残部安排了出来,
让他们亲眼目睹郭淮与诸葛亮共同“巡视城防、检阅军民”的场景,
以此制造郭淮投降蜀军的假象。
郭淮看到城楼下百姓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看到魏军残部面露犹豫、绝望之色;
看到蜀军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涨……
郭淮现在的心情,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小凑竟是我自己”!
“他这是,想制造我投效蜀国的假象,然后以此收拢我大魏降军和百姓!!”
“该死,我竞然大意了,被诸葛亮摆了一道………”郭淮想通了诸葛亮的用意,心中大怒,正要破口大骂但转念一想,木已成舟,生米都做成了熟饭,自己就算骂了,又有什么用?
要不趁机挟持或者趁机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