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2 / 2)

契婚 唐时锦 1665 字 1天前

且极有可能对他心存爱慕的小娘子。

但他只能如此,方能全了他心中道义。

念此,崔颐从袖中拿出那只樱草黄的香囊,推到了月安跟前。

“这是温娘子的香囊,当时不慎落在了身上,不识得温娘子,也无暇奉还,便只能暂且留下,如今物归原主。”

月安目光落在香囊上,带着惊讶,她还以为崔探花早就将香囊给私下处理了。

譬如丢掉什么的。

没想到竟然一直留到了现在,还专门奉还与她。

月安暗自赞扬了崔探花的品行,刚想解释一番,就听对方继续说。

“再就是,还请宽宥崔某无法与温娘子成婚。”

月安刚要解释香囊的话当即被咽了下去,瞪圆了眼睛看向崔颐。

怎么会?

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

月安下意识露出了震惊乃至震撼的神情,但这副模样在崔颐眼中意味便不同了。

如他想的一样,自己这番拒婚对温家娘子造成了天大的伤害。

崔颐神情歉疚,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话既然说出了口,便没有收回的道理。

敛去多余的神情,崔颐肃然道:“崔某知道这话实在失礼,但崔某不得不这样做,崔某并非温娘子的良人,温娘子也会遇到佳婿,还望温娘子谅解。”

说着,崔颐站起对着月安行了一个郑重的长揖礼,瞧着满身都透着歉意。

“呃…崔郎君不必如此,快请坐,咱们慢慢说。”

月安压抑着胸腔中的激动,平复了一下心绪,连声调都多了几分柔和。

崔颐看着温娘子面上那努力遮掩也没能遮下去的笑,难免生出疑惑来。

虽然他乐见温娘子宽容谅解,但这反应委实古怪了些。

来不及思索这些,就听对面的小娘子兴致勃勃问道:“崔郎君为何会有此想法,难不成是觉得我温家的门第配不上你家,亦或者觉得我配不得你?”

月安没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满心好奇这位有着汴梁第一君子之称的探花郎为何会做出拒婚这种失礼的行为。

崔颐生怕被误解成什么品行不端的傲慢之人,立即为自己辩解道:“自然不是,因为……”

月安神情专注了些,紧追不舍道:“因为什么?”

像个从枝叶中探出脑袋的鸟雀,眸光闪烁,满是好奇。

崔颐本不想提他自家私事,但眼下若是不多少说两句怕是会让对方误解,抿了抿唇,将家中最近闹腾起来的那点隐私道来。

“温娘子应当知道,崔某先前还有一桩婚事,但因为朝政上的原因出了岔子,家中双亲不欲再与她家结亲,但崔某不这么觉得,依然想履行这门婚事,所以……”

话未尽,月安便已经耐不住了,急匆匆道:“不必再说,我知晓你的意思了!”

月安对这位探花郎的赞扬更高了,这下不仅觉得他品性端正,更觉得他人忠贞深情,全然没了后顾之忧。

“你知晓了?”

崔颐惊讶地看向了温家娘子,惊叹地问道:“你知晓?”

记忆回溯到给温家下定礼的前夜,崔颐与正在检查定礼的父亲与母亲争执,气氛沉重。

“勿要任性,宁和,被官家贬黜可不是小事,咱们崔家好不容易才到了今天的成就,如今朝中争斗频繁,万万不能踏错一步,沾染不得这样的罪臣,不然等着我们的便是御史台的弹劾。”

崔彧神情肃穆,话语带着十足的劝慰,妻子徐蕴也在一旁劝解道:“你父亲说得没错,这不是小事,官场博弈瞬息万变,一不小心便会被人抓住把柄,官家此次盛怒,宁和你便别往上撞了。”

但崔颐偏不愿,他秉着藏于胸腔中的那一口气,坚持择自己的道。

“这是家中大人的过失,可她无错,为何要因为父亲的过错便要被迫将一门好好的婚事丢弃,虽然明面上是我们崔家被退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还是我崔家有负道义,非君子之仪。”

“官家是个明君,儿子信官家定会理解我这番坚持,不会责难崔氏的。”

崔颐只记得最后父亲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母亲给顺了好久的气,然会父亲让他回自己房里思过。

再然后便是不过问他的意思去温家下了定礼。

思绪回笼,崔颐按捺下心中的纷乱情绪,目光灼灼地看向温家娘子。

连父亲和母亲都无法理解或者认同他,竟然有人只听了三言两语便告诉他自己知晓了他的意思。

“嗯,我最知晓了!”

只见明眸皓齿的小娘子笑颜如花,重重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带着鼓励意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