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火化完就剩一张嘴了(2 / 2)

向前连声叫好。

这才是产业转型的精髓。

一味的淘汰落后产能,关停这些老工业企业,治标不治本。

疏导消化才是王道。

人家魏修想的就很通透。

一边用厂子创造新的效益,一边还能在市场上回收过剩产能。

这一来二去,节省的是资源,赚到的钱可没变。

毕竟钢铁有新旧之分,但钞票可没有。

想到这儿,吴向前都有些动容了。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考察团。

“从现在开始,魏总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下来。”

“每一种产品都要做详尽的分析。”

“就这些经验,全国其他钢铁企业学到一半,就不得了了。”

吴向前这边越是夸。

郑华民这边越是不得劲儿。

原因无他。

他掌握的情报里,也有煤气罐的事儿。

这不能是巧合吧?

于是他拎起一罐,问道“魏总,你这个煤气罐为什么没有把手呢?”

魏修脱口而出“降本增效!”

郑华民“那也不至于把手都不安装吧,长得跟个炸弹似的。”

魏修苦口婆心。

“咱也不知道郑局长去没去过亚非拉地区。”

“那地方穷啊,稍微贵一点就跟踩他们麻筋上一样。”

“而且他们还都有特异功能。”

“人家有铁头功,能在头上运输东西。”

“所以我寻思撤掉把手,既能节省材料,还能压低成本。”

郑华民听完直皱眉。

好硬的嘴啊!

行,没有把手,你说是降本增效。

那你这个煤气罐为啥这么小?

“魏总,这个煤气罐不是常规尺寸吧?”

魏修竖起大拇指“好眼力,国内的一般是15公斤的。”

“但发展中国家买不起那么多的气。”

“所以我给他们改成了10公斤的。”

郑华民若有所思的点头“行,尺寸这关算你过了,那这个菱形花纹怎么解释?”

大家看的很清楚。

这种煤气罐不像正常煤气罐一样光滑。

罐体密布着菱形纹路,而且是故意切割出来的。

“你这种纹路不就降低了煤气罐的强度,这要是爆炸起来,不跟破片手榴弹一样?”

“啧,郑局长你贵人多忘事啊。”

魏修一点都不带慌的。

“我把把手去掉了,总得考虑搬运的问题吧?”

“你割点纹路出来,他不就防滑了吗?”

“老乡顶在头上,用手一扶,就扛回家了。”

郑华民不松嘴“那安全你不管了吗?”

“没事,老乡八字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