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陆羽茶室,新王拜山(2 / 3)

却依旧面不改色。

他缓缓抬起头,迎上了徐朗西那双锐利的目光。

“怕。”

他只说了一个字。

然后,他话锋一转。

“但晚辈,更怕天宝山的香炉,就此蒙尘。”

“更怕,和字头几万个兄弟,没饭吃,没活路。”

“更怕,有一天我们洪门的兄弟,走到哪里,都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说我们,是一群,只会打打杀杀的烂仔!”

“与虎谋皮,固然凶险。”

“但总好过,坐以待毙,被人,温水煮青蛙,煮到死。”

“晚辈,别无选择。”

徐朗西和向海潜,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掩饰不住的惊异。

他们本以为,陈山会巧言令色,为自己的行为,百般辩解。

却没想到,他竟如此坦荡。

坦荡得,让他们一时间,竟找不到可以驳斥的理由。

是啊。

和字头,散得太久了。

洪门的声威,也弱了太久了。

再不出现一个有魄力,有手段的强人出来收拾局面。

恐怕,用不了多久,港英政府,就会把他们,连根拔起。

“说得好。”

向海潜,突然,抚掌一笑,打破了僵局。

“有担当,有血性。”

“像我们,年轻的时候。”

他看向陈山,眼神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欣赏。

“好了,老徐,你也别板着个脸了。”

“这后生仔,对我们的脾气。”

“家,他已经扫干净了。”

“接下来,就该说说,这日子,要怎么过了。”

徐朗西的脸色,稍稍缓和,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算是,默认了向海潜的话。

陈山,心中微定。

他知道,自己,已经过了第一关。

他对着梁文辉,使了个眼色。

梁文辉会意,立刻将怀里的锦盒,用双手捧上,轻轻地放在了茶桌上。

锦盒打开。

里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古玩字画。

而是,两份装帧精美的文件。

和一份,画着世界地图的,商业计划书。

徐朗西和向海潜,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两位老先生,请过目。”

陈山将文件,推到两人面前。

“这是,晚辈旗下,远东实业的,股权转让书。”

“每份,百分之五的,干股。”

“晚辈,想请两位老先生,出任,我们远东实业的,名誉董事。”

两位老先生,都愣住了。

他们什么场面没见过?

送钱的,送礼的,多如牛毛。

但像陈山这样,一出手,就送出一个集团公司百分之十股份的,还是头一个。

而且,送得如此云淡风轻。

“你这是,什么意思?”

徐朗西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想收买我们?”

“晚辈不敢。”

陈山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诚恳的笑容。

“这不是收买,是投石问路。”

他指了指那份,商业计划书。

“香港,太小了。”

“小到,装不下,我们和字头几万兄弟的饭碗。”

“打打杀杀,收保护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时代变了,规矩,也该变了。”

“晚辈想,借着两位老先生的名望,借着洪门,遍布五湖四海的码头和人脉。”

“把我们的生意,做到南洋去,做到金山去。”

“我们要开船运公司,开银行,开工厂。”

“做能让所有兄弟,都抬起头,挺直腰杆的,正当生意。”

“我们,不仅要让和字头的兄弟,有饭吃。”

“还要让所有,在海外漂泊的洪门昆仲,都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山头。”

他的声音,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染力。

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商业帝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徐朗西和向海潜,彻底被震住了。

他们看着那份,写满了英文和数字的计划书。

看着地图上,那一条条从香港出发,连接了新加坡,旧金山,温哥华的黄金航线。

他们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变得急促起来。

这,已经不是社团的格局了。

这是,跨国财团的野心!

“当然。”

陈山的声音,适时地,低沉了下来。

“生意之外,还有情义。”

“我们洪门,源于大陆,根,也在大陆。”

“如今,家乡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缺衣少食,缺医少药。”

“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机器零件,都运不进去。”

“晚辈想,用我们的船,帮家乡的亲人,运一些,他们急需的东西。”

“不为赚钱。”

“只为尽一份,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绵薄之力。”

他没有说得太直白。

但徐朗西和向海潜,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