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七宝琉璃莲!
正午的阳光依旧是毒辣,一炷香燃尽,袅袅青烟在檐角烈日下化作虚无。
悲风大师立于明佛寺斑驳的飞檐下,他望着山脚下那些东厂番子腰间寒光闪烁的绣春刀,看着锦衣卫飞鱼服裹挟着尘土远去。
风掠过他肩头沾染死去僧人血液的深红袈裟,卷起几片银杏枯叶,最后簌簌落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
悲风大师浑浊的老眸中,忽地闪过一道金芒,瞳孔深处泛起层层涟漪。
他的脑海中,那顶朱漆描金的八抬大轿再度浮现。
轿帘半卷,那位名震天下的东厂督主,斜倚在貂皮软垫上,玄色蟒袍绣着精美绝伦的金线。
对于这位权倾天下的东厂督主,悲风大师隐于这古寺青灯之下,并没有见过他的真面容。
所有关于这位心狠手辣的东厂厂公的信息,都是悲风大师从弟子口中得知。
反正就是,这位陆督主的名字,总与“权倾朝野”“血雨腥风“等词相连。
大虞国的世人都说他手段狠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传言东厂督主广结党羽,朝堂上下,江湖门派中,有一大部分都在他的权威之下。
可悲风大师今日亲眼所见到这位东厂督主之后,那慵懒却威压四溢的姿态,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那漫不经心却洞悉一切的眼神,竟让自己这个阅尽沧桑,看尽世间冷暖的出家人,都不禁心头震颤。
像陆督主这般枭雄之姿,纵使他在这世上历经百余个寒暑,见过朝代更迭、英雄辈出。
但是,却从未见过如此锋芒毕露,而又深不可测之人。
“哎!”
一声无奈的叹息,穿透过炽热的阳光,悲风大师缓缓阖上双眼,双手合十。
寺中鼎钟适时响起,浑厚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苍生皆苦,我等出家之人,也只能以这古寺为舟,以这青灯为桨,尽微薄之力,为芸芸众生祈一方安宁。”
说罢,悲风大师转身踏入明佛寺。
山脚下,马蹄声渐远。
世人争权夺利,朝堂波谲云诡,铁蹄踏碎无数黎民的安生梦。
鲜血浸透的土地上,白骨垒成了通天的阶梯。
多少的城池因此化为焦土,多少的稚子因此泣血街头。
那些为求权柄而肆意挥动的屠刀,早已将慈悲与良善斩成齑粉。
纵然悲风大师身为天下第一强者,身负绝世武功。
举手投足间可断山裂石,掌心流转的真元能摧枯拉朽。
可面对这如潮水般汹涌的权谋争斗,面对这无数人编织而成的欲望巨网,他的力量却显得如此渺小。
悲风大师曾在年少时,以一己之力击退马贼,救下整个村庄。
也曾在瘟疫肆虐时,耗尽内力为百姓驱散病魔。
但如今,他站在这大虞国权力漩涡的边缘,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苍生受难。
人力终究还是有限,任凭谁来,也无法直面这滔滔不绝的天下大势!
朝代更迭如四季轮转,野心家们前赴后继,似那扑火飞蛾,明知是万丈深渊,却仍为权欲疯狂。
悲风大师望着寺中摇曳的烛火,心中泛起无尽悲凉——这天下的苦难,何时才是尽头?
东厂!
暮云翻涌如沸腾的血海,残阳将天穹浸染成浓稠的血色。
东厂朱红大门在这诡谲的光影下,仿佛浸透了无数冤魂的血泪,泛着令人心悸的暗芒。
当东厂督主的仪仗大队缓缓驶向厂门时,几个灰衣小太监如同惊弓之鸟,蜷缩在影壁投下的阴影中。
他们单薄的身影在血色光影里不住颤抖,粗布衣裳被冷汗浸透,紧贴在佝偻的脊背上。
最中间的小太监,正死死抱着一个描金朱漆木盒。
他苍白的脸色几乎与残阳余晖融为一体,喉结不停的上下滚动,像是吞咽着莫大的恐惧。
“停!”
一声暴喝撕裂凝滞的空气。
东厂十二太保身披银白色劲装,飞鱼图案纹绣在衣角猎猎翻卷,腰间绣春刀同时出鞘三寸,寒芒与残阳交织成刺目的光网。
为首的曹二脸上笑意还未达眼底,三角眼死死盯着木盒接缝处露出的明黄绸缎。
那是唯有传旨太监,才敢携带出宫的御用之物。
其余太保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靴底碾碎落叶的沙沙声中,隐隐透着不安。
宫中出来的公公踏入东厂,向来就意味着带着帝王的旨意。
可如此反常的举动,让十二双眼睛瞬间绷紧。
晨时,皇宫那一位陛下,急召十三太保之首的曹一入宫封赏,此刻又遣人持旨而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曹金和曹浩盛脸色凝重,他们忽然想起今早曹一临走时,自己义父那根本不在意的态度。
一股莫名的寒意,顺着在场东厂十二太保的尾椎骨直窜天灵盖。
曹二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他那笑容看似无害,实则暗藏惊天杀机。
紧接着,曹二缓步朝那几个抖如筛糠的小太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