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道声“多谢”,
不多时,来复手上就拿了一叠宝钞,粗粗算下,至少有了五六千两之巨,
朱允炆感觉这副场面就好比是漂亮小姐姐在唱歌,土豪大哥刷火箭打赏,
获取的都是情绪价值,
但他咂摸着嘴巴,心想这和尚可是想从你们口袋里掏钱啊,你们就这么有钱吗?
皇帝家都勤俭节约,你们这钱不想着建设国家,跑来建设寺庙?!
不过他心里还是很欣慰的,方孝孺很听话,没有上头,反而默默捂紧了口袋,
他那点钱,连人家零头都够不上。
随着第一轮打赏结束,不少文人都站起来开始和来复唱和,
不过他们的主题不局限于礼佛,而是五花八门,各有可取之处,
听来倒是此起彼伏,配合他们抑扬顿挫的声音,很是悦耳。
见朱允炆摇头晃脑很是沉浸,方孝孺低声问道:“朱爷,你要赋诗一首吗?”
“不写不写,写诗乃小道耳。”
朱允炆很是自然地回答道,
主要是他从小到大都是以诵读经义,书写政治书表为主,
倒是读过不少古诗,可惜没有诗才,根本不会写,
所以直接顺口就回答了。
然而此言一出,直接惹得不少人都投来了友善的目光,
不是你一个小孩混进来,不礼敬佛祖就算了,还贬低诗歌?
要知道诗歌乃是文字凝练至极的结晶,
代表着诗人思想和智慧的最高峰,
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因诗作而名流千古的?
这小子,竟然说诗歌乃是小道?
这比贬低他们的诗还难受,
堪比直接贬低,侮辱他们的人格!
“黄口小儿,不知不怪。”
“若不懂诗文,就不要随便言语。”
“又不礼佛又不懂诗,说什么诗乃小道尔,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听到这句话,本来认为他不过是个小孩子不予计较的文人们都坐不住了,
甚至连一些商人也对他进行批判:“说诗歌乃小道,恐怕他根本不懂诗吧。”
“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诗歌?”
“呵呵,徒增笑耳,还是赶快离开吧,这种地方根本不适合你们主仆二人。”
甚至直接有人身攻击方孝孺和朱允炆,
“瞧这人穷酸样,一看就不是什么有钱人家。”
“这孩子,怕不是刚开蒙吧,恐怕字都不识几个。”
就连来复的目光都投了过来,看向朱允炆,面露疑惑,
方孝孺不免有些恼羞成怒,厉声道:“住嘴!你可知道我们是......”
他一气之下刚准备自报家门,便被朱允炆拦了下来:“各位,小子不才,倒是有诗一首,烦请各位有才有德之人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