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皇都(〇五)(1 / 3)

叛叔父 再枯荣 2169 字 23天前

第121章出皇都(〇五)

这厢杜仲九鲤走出巷,一阵寒风扑面,九鲤打个喷嚏,把斗篷拉来拢得个严严实实。举目一看街上,这时候已初现年关前的热闹了,街旁平添许多摊贩,杜仲看到对过有个卖鸡鸭鹅的,便走上去蹲在地上同这小贩讨价还价。九鲤在旁等得百无聊赖,举着双眼乱瞧,目光漫漫扫到身后一条巷口,忽然看见有个男人的脑袋像是受惊一般,猛地缩进墙后。她心心起疑惑,拢着斗篷走到那巷口,往里一瞧,逼仄的一条小巷,前面不远有个拐弯,没看见什么人。“你看什么呢?”

一时杜仲走到她旁边来,她吓一跳,扭头瞥他,“才刚这里好像有个男人在盯着咱们。”

“盯咱们?“杜仲朝巷中一看,仍见无人,便笑,“看咱们的人多了,管他做什么,嗳,你身上带钱没有?”

九鲤睁圆眼,“你不是自己带着荷包么?”“我里头就只二两碎银子,有些不够。”

“你买两只鸡鸭二两银子还不够!"她愤愤望向那小贩,“他敢是拿咱们当冤桶宰呢!”

“不是,我是想把他那些鸡鸭鹅都买了。”她复收回眼瞪他,“都买了?!他那两个笼子里加上得了二十来只,郭嫂家里三个人,吃得了这些?!”

他笑笑,“吃不下就先养着,他们家院子蛮宽敞,养几只鸡鸭还养不下?到年关不就犯不着买了么,有现成的吃。”九鲤嗤他一声,只得在荷包里摸了一两银子添给他。杜仲回去把钱称给小贩,领着他往对过春山巷里进去。九鲤只得在街前等,等得无趣,便转进那逼仄小巷里,却还是没见方才那个一晃而过的男人。虽是匆匆一瞥,却觉那男人的脸有两分眼熟,不知何处见过。她苦想着钻出巷,正巧杜仲往曹家送了东西出来,两个人又并身往回走。“郭嫂她们收下了?”

杜仲乐呵呵点头,“买都买了,也送到家去了,还能不收么?”“曹老太太没说什么?”

“她要给我磕头哩!我赶忙就跑了。”

九鲤睐他一限,“她要给你磕头你受得起么?”“我就是知道受不起,所以才急着跑啊!”“那她为什么偏要给你磕头?”

“这老太太,谁知道他怎么想,大概是绣芝在咱们家做活,他拿我当主子吧。”

九鲤轻笑,“就怕她只拿你当主子。”

杜仲听了这话才回过味来,庾家又不是官宦之家,绣芝也不是他们家生家养的奴才,曹老太太抛开年纪辈分待他如此敬重,反而有些不对。“那老太太不会是知道我和绣芝的事,不许绣芝改嫁吧?”“你才看出来呢!真是个傻子,你也不想想,曹老太太是个老寡妇,如今全靠媳妇养活着,郭嫂要改嫁咱们庾家,她能不急噻!再则还有狗儿呢。”“我要娶她,自然是要她带着狗儿嫁给我,这倒不是什么麻烦。嗨呀!曹老太太也没什么,了不得将来我和绣芝还给她养老,她一个老人家,能花得了厂个钱?″

九鲤笑着摇头,“曹老太太可不会这样想,他们曹家只剩了狗儿这个独苗,倘或郭嫂嫁给你,将来你们是要再生孩子的,生下的孩子可就与他曹家不相干了。狗儿那副样子,你就不必说了,又不是亲爹,连郭嫂那个亲娘老太太还要担心她偏了你们的孩子!”

杜仲想想道:“你说狗儿那副样子,是什么样子啊?”“你难道没瞧出来,狗儿是个天生的傻子?”如此九鲤将庾祺的话说给他听,又道:“你就没想过,狗儿上了两年学,为什么总是运气不好,遇见的先生不是这头有事就是那头有事,其实人家是不肯教他!”

杜仲满面骇然,细细一想倒合乎情理,益发心心疼起绣芝,“那她岂不比我知道的还要艰难?带着这么个儿子,不知她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九鲤望着他暗暗叹口气,终没话可说。

时隔两日绣芝仍没回来,倒是托顺路的邻居捎来话,说是她婆母劳累病了身子,还需告假在家照顾她两日。庾祺虽然应允,可这日却趁张达逛到铺子里来时,私下托他打听打听他家邻舍之中有没有别的妇人可用。张达疑惑道:“郭嫂不是做事麻利勤快么,怎么要换人?”庾祺呷着茶睐他一眼,“她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都要她照顾,眼看还有一月就要过年了,我们家里事也多,很费她的精神,你再替另她找个轻松些的差事,这样她也不必公私之间左右为难。”

说得张达暗暗惊疑,他几时也留心起下人的家事了?“是不是郭嫂哪里做得不好?”

庾祺微笑摇头,“没什么不好,只是她找件更松快的活计,岂不能匀出空子照顾家里?“说着,他睐过眼,“你和郭嫂很有交情?怎么有精神替她说话?”张达呵呵一笑,“交情谈不上,不过是先前她在衙门当差的时候和气周到,又是个寡妇,我看她也着实艰难,这才多问两句。横竖是您家里用人,您说要换,我就打听着就是了,等有了合适的人您再换。”庾祺微微点头,换人不急在这一时,倒也不是嫌她家中事情多,只是他想到郭嫂此人,心里总有点没底,这人做起家务来没什么可挑的,可他此刻留意其她来,觉得似乎哪里有点不对。

“我问你,按说衙门后厨的差事也是个美差,衙内那么多小吏官差,他们也都有不少亲戚,怎么偏就把这份